第11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就远远看着,实在不行叫姐姐和我同往,她可是用□□杀过群狼,跟在她后头一定不会有闪失。”托娅灵机一动,把书雪拖下了水。
  太后勉强松口:“看看就回来,不能离得太近。”
  “嗻!”托娅欢天喜地给太后行了个大礼,拉着书雪就要出门。
  太后向书雪笑道:“你陪她去走一走,弘昊自有我看着,过会子回来用膳。”
  书雪答应着随托娅去了。
  姐妹二人到乾清宫大院时正轮着胤祯打靶,一眼瞥见书雪后把□□放下,转头向康熙笑道:“儿臣可不敢在行家面前班门弄斧。”
  托娅早把太后的嘱咐放在了脑后,拉着书雪近前给康熙请安,又提出恳求:“天可汗,能不能让我也打一枪。”
  康熙含笑答应,吩咐南怀仁:“将朕的□□给她,检查一下里面的火药。”
  南怀仁上了膛,躬身将□□呈过来。
  打了两枪没中,托娅感到不耐烦:“天可汗,这也太费工夫了,打一枪换一次火药,不能一次多放点儿连着发几次吗?”
  康熙微怔,摇头叹息一声:“你倒有悟性,那样的□□倒有人能做得出——”
  托娅大喜:“真的!是谁?”
  康熙幽幽答道:“戴梓。”
  托娅疑惑不解:“那您怎么不让他来做。”
  南怀仁红着脸解释:“戴梓里通倭寇,已被皇上开恩发配了!”
  托娅诧异的打量了南怀仁一眼:“倭寇是什么?也是夷人吗?”
  “倭寇是东夷人。”书雪接过托娅手上的□□,点燃后瞄向靶子,“前明屡屡进犯沿海,壬辰年曾入寇朝鲜,为万历皇帝派大军击溃,说起来□□皇帝也是托了东洋人的福,前明为支援朝鲜伤了筋骨,否则亦不致于举国揭竿让闯贼有了可乘之机。”
  “砰!”书雪一枪打穿靶心,转头问康熙,“汗阿玛,臣媳说的对吗?”
  “你倒渊博。”康熙瞥了儿子们一眼,“学问不济不提,堂堂男子火器耍得尚不如弱女子,都该知道轻重了?”
  众皇子领训,胤礽笑道:“汗阿玛,儿臣输给弟妹的两把□□倒是燧发连击的,难得她用的精熟。”
  托娅还在纠结刚才的话题:“好端端的他勾结倭寇做什么?”
  康熙看向书雪:“你说呢?”
  书雪但笑不语,将□□递还托娅后方道:“戴梓读书坏了脑子,臣媳可猜不到他中的哪门子风,说不准是倭寇的头领许诺教他做大清的皇帝也未可知。”
  康熙打个哈哈:“说的有理。”
  对于戴梓的遭遇,书雪在闺中时就听万吉哈和永振提过几次,她心中是不无感慨的,不管康熙如何英明神武,满汉界限仍是划分的清晰,从他的角度,西洋传教士比汉人更容易驾驭(从这点看,慈禧老佛爷因为一句“宁与友邦,不予家奴;量中华之物力结万国之欢心”而遗臭万年就太委屈了),戴梓允文允武,造火器的水平超出西洋一大截,之所以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发配关外,除了验证“兔死狗烹”的亘古定理,最大的吃亏之处就是汉人身份。里通倭寇?那是骗大臣的话,以戴梓的才能,入阁拜相都理所应当,可惜性情过于耿直,不但打击满人的自尊,更因精通火器制作抢了夷人的饭碗,左挤右压,能保住命都是幸事了。
  即使和戴老先生素未谋面,书雪还是对其钦佩有加,康熙拿这样的人当话题不踢铁板就怪了。
  书雪想起早昨日拟定的计划,决定趁机翻牌:“臣媳要向汗阿玛请罪。”
  康熙脸色一正:“请罪?请什么罪?”
  胤礽等人都好奇地望过来。
  书雪微微一笑:“臣媳在这儿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