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二一章 东亚烽火蔓延时(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徵兵应该是不用了,眼看日本人就要被赶跑了,以后是不用再徵兵了。我看联盟这百万大军,光防卫的话,几年内应该是够用了。不过,你说得也没错,主席是个挺好的人,而且作风还挺对我这个留美派的胃口。先是不让我们入党,说什么军队必定要国家化,军人必须无党无派,这还真像美国人的作风。而且我们虽然拿着十字星军旗,但是每佔领一个地方,主席还是让我们升起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可见军队国家化,他还真不说说而已。退伍之后,他这个民约…哦不!现在改名叫自由党了。我想,我还是得让他给我保留个靠前一点的党证号码,我还是希望能入一下这个党。民主自由,没有自由哪来民主?你说是吧?」温应星嘮嘮叨叨地说了一堆,其实就是间接感叹一下自己以前归国之后的怀才不遇。
  「是啊!最高…主席的确人挺好的,我们打仗也不插手,不像国府某人一天几个电报,烦死人了。」曾锡珪不屑的说。
  「哈哈…,我看你应该是在一二八事变当中被烦过了吧?还好我在税警总团一直没接到过。其实你也怪不得人家,毕竟整个军中的军官几乎都是他的学生,担心学生是理所当然的。人家现在还掛着校长的名字不肯放呢!当然就得一路担心到底啦。哈…!也是因为这样,你我这些留美的军校生才会入不了人家法眼囉。」温应星幸灾乐祸地说。
  「一二八的时候,我就是个客卿,我哪有机会享受这种天子门生的待遇?我是看他们在前线奋战,有人坐在后方瞎指挥,看不惯罢了。说起这件事,我倒是佩服主席的大肚,连监军都没派,就让我们几个留美的军校生瞎搞,他还真放心。说到这个,你办移籍了吗?」曾锡珪边解释边问道。
  「唉!办了,也把家人迁到台北了,现在整个中国烽火连天,到处都不安寧。毕竟主席在那里,那里应该会安全些。」温应星叹道,毕竟离乡背井,总是令人难受。
  「你这是将家人质押啊!高!真是高!我都没想到这招…。我等等也赶紧发电报,让家人搬去台北,这样我放心,主席放心,我就能多打几场仗。呵呵…。」曾锡珪半开玩笑鬼里鬼气的说着。
  「你啊…,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我假传圣旨,让大家都把家人迁到台北去质押呢!主席可是从没那个意思,你睡觉的时候,我和总部联系,结果听说主席现在正为了东南亚在烦恼…。」温应星最后神神秘秘的说。
  「怎么?他老家又出事了?这次是哪个不开眼的国家?英国,还是法国?不会吧?这两个国家和主席不是关係不错吗…?」曾锡珪胡乱的猜测王绍屏老家附近的列强。
  温应星遥遥手:「你别瞎猜了,其实这也不是秘密,说不定等一下电台的新闻节目就会报导。是荷兰,荷属印度发生大规模排华运动,据说是东南亚侨胞大笔匯款回国内,支持抗战。你也知道现在全球经济…。唉!反正有心人士就煽动当地土着反华。荷兰当局不知是有意放纵,还是掉以轻心,结果就爆发大规模衝突。据说本来在游行的土着,二话不说见到华人就打,看到华裔开的商铺就进去烧杀抢夺…。说来说去就是国家太弱,他们认定我们不会去护侨…。不然日侨也把钱匯回日本,他们怎么就没事?说到底,还不就是柿子挑软的捏!」
  「主席不会放任不管的,这群笨蛋!没看到日本、苏联都挨揍了吗?他们以为荷兰主子护得住他们吗?如果不是这里战事未了,我就主动请缨去东南亚护侨!」曾锡珪义愤填膺地说。
  「主席当然不会不管,但是问题卡在国府。毕竟华侨拿的双重国籍是中国,不是自由联盟的国联护照啊!这还得国府同意才行…。」温应星分析道。
  「混帐!国府那边应该又会敲我们联盟一笔了!老是用钱买平安,还真不是个事。我看这真是…苍天无眼心已死,该叫星辰换新天…。」曾锡珪大骂道。
  温应星只是摇头说:「内战方歇外患起,天下何时能太平?」
  就在温应星和曾锡珪对世局感到忧虑之际,国府军委会为了王绍屏新的请求,再度召开会议。
  「大家都说说,王所长这次请求授权王家舰队掛上中央海军的旗帜,前往荷属印度尼西亚护侨,都有什么看法?」委员长对这次王绍屏先主动问过国府,而没有再次先斩后奏,感到很满意。所以改变了傍晚时分,直呼字号的口吻,改用职称来称呼王绍屏,算是在眾人面前给了一个与王家和解的明显讯号。
  但是总有那不开眼的,唐生智就是其中之一,他率先开口:「护侨应该是中央的事,怎么能让一个家族来处理?反正离的也不远,我们可以让广东第四舰队前往。」
  一心交好王绍屏的汪精卫再度开砲:「怎么?有人是地图不会看?还是算术不大好?广州到出事的印尼首府巴达维亚,大概有三千三百多公里。王家从他们泰南属地北大年港出发,才两千一百多公里,整整短了一千多公里。捨近求远,等到第四舰队到达的时候,当地华侨不知还有没有活着的?」话是真话,但开口的人不对,委员长不禁脸色铁青。
  在座当中,最具权威的莫过于海军部长陈绍宽了,于是委员长看向他。陈部长只好开口说了老实话:「今年初我们採购了英、美两国的退役舰队,当时英、美两国邀请我国签订伦敦海军条约。当时我们同意了,所以我们的军舰都已经造册给各缔约国。现在如果出现了不在名册上的军舰,可能会遭到列强的质疑我们不遵守签订的国际条约。
  还有一点也是麻烦,那就是护侨,得按照国际惯例通报各国。加上我们是国际联盟会员国,势必也得通知国联。国联会员国的荷兰,其王室一向和英国王室亲近。所以,我敢大胆猜测,我们将可能会遇到来自英国的压力。本来日本已经退出国联,但如果英国认为我们的海军会在东亚威胁了殖民地和他们的海军地位,而在国联发挥影响力的话…,虽然我不知道他们会採取什么手段,但我担心这会对我们目前抗战的大局造成不利的影响…。」
  汪精卫是个才子没错,但他国际法不熟啊!熟的人又没带在身边,这下糗了,不知该如何反驳。唐生智得意洋洋,示威式的瞟了他一眼。好像意味着:「对!我书读得少,看不懂地图,算术也不好;但有人的学问也不怎么样嘛!面对国际问题还不是两眼摸瞎,还兼任过外交部长呢!我呸!」
  还是厚道地朱培德说道:「厚甫(陈绍宽字),难道没有补救方法吗?」
  汪精卫听朱培德的说法,忽然眼睛一亮的抢先说道:「如果我们不想个法子,万一这王所长又把这件事弄到电台上,中央不就再次瘀(广东话丢脸的意思)死了?再假如,自由联盟出面给所有侨民换上南森护照,那中央不只丢脸,还大失华侨民心。
  大家要知道,目前中央最大的捐款都来自华侨,尤其南洋最多。这次排华动乱,据说也是因为华侨捐款抗日,大笔匯出款项,引起当地人反弹,才发生的。我们政府没办法及时处理,让王所长掛着中央海军的旗子去护侨,至少中央还有存在感,不知道的华侨群眾,也会盛讚中央护侨及时,不是吗?
  至于刚刚陈部长说的问题,我觉得很简单。现在装备所不是正在建造新的军舰?我们让王所长就派同型号的去,不解决了吗?大不了说是试航嘛!至于英国、荷兰?全部委託给王所长去处理,不就好了吗?据说英国还抱着王所长的大腿央求大借款呢!难道这点面子都不卖吗?」
  陈绍宽刚刚也曾想到用建造中的军舰来瞒天过海、鱼目混珠。不过他一想到,以王家的能力…,虽然他没见王家自家的军舰,但肯定和为国内建造的不一样。军舰又不是大白菜,要王绍屏立刻换一艘一模模一样样的,恐怕有困难。所以,他才没提。没想到汪精卫这个军事、外交白痴,脑筋动得倒挺快的,马上就想到这招。这时陈绍宽只好叹口气说:「那得看看王所长家族的军舰和我们建造中的型号一不一样了。」
  汪精卫不以为意的说:「那还不简单,等建好之后,我们新的换他旧的,这总成了吧?」陈绍宽忍不住翻了白眼,心中暗自骂道:「王家会换,才有鬼!他们自家留着用的,肯定是超级好货。说不定还有很多秘密,怎么可能拿出来换?」还真别说,陈绍宽的确了解王绍屏。
  委员长听了汪精卫有理有据的分析,首先想到的和陈绍宽不一样,毕竟他不是海军,对对舰艇了解也不多。他的担忧反而和汪大院长很接近,那就是财政问题。
  当前军费来源很大一部分是是靠王家和华侨的捐助。王家的装备所主要是捐武器装备这类实体货物,而支付士官兵薪餉的,却大部分来自华侨捐助和上海、江浙一带的税收。这次罗店打成这样,哪里原本有着租界区以外最大的商店街,现在七百多家店舖都付之一炬,看来税收铁定是收不上来,收上来恐怕也是杯水车薪。如果华侨对中央也失去信心,那麻烦真的大了。
  想到这里,对于汪精卫能想出办法来,还是心有不甘。低吟之际,忽然灵光乍现,联想到陈绍宽说的话,阴汪精卫的法子一下子涌上心头,暗道:「好你个汪兆铭,一天到晚想拢络王家当你的助力。好!这次就成全你,看王台生会不会同意和你换军舰!哈!想搭人家的桥,却不明说,非要怂恿中央佔便宜的,你看王绍屏会不会愉快地和你做朋友?」
  于是委员长下定决心,一锤定音的说:「好吧!就按汪院长说的办。陈方,记得电报上特别附上会议记录,让王所长知道是汪院长的提议,让他好好谢谢汪院长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