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12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之前骂的对李白见死不救的人居然是他自己?
  第72章 李白揽月而去
  沉默,沉默是今天的大唐。
  杜甫李白高适三人,这段时间忙着找仙草寻仙人炼仙丹,睡觉盖一条被子,白天手拉着手一起游玩,感情深浓,如胶似漆。
  高适本来听到自己未来会发迹,心里高兴坏了,他做梦都想升官发财,没有比这更好的消息了。
  结果天幕说的话犹如晴天霹雳。
  他居然未来对李白见死不救!
  他想到自己刚刚放出来的豪言,一时间仿佛失去了语言功能,尴尬得说不出话,眼神躲躲闪。
  他良久之后,方才无力地解释:"太白兄,这……我也不晓得未来会这个样子。可能是你犯的案子太大了,在下实在不敢。是我做的不对。”
  他为未来的自己向李白道歉,希望能得到他的原谅。毕竟现在的李白没有犯下大案,而且前途不可限量,总不能得罪了。
  事实上,高适也并不是一个发迹之后走出六亲不认步伐的人。杜甫晚年辗转来到成都的时候,高适经常接济他。
  高适扪心自问,他和李白有友情吗?当然有,但不多,不够未来的他冒着风险去捞李白。
  李白只是愣了一下,便接受了这个消息,面对高适的道歉,他神色自若。
  他没有像高适想的那样骂他,反而平静地说:“你不用解释,你未来走到那个位置,一定付出了很多,没必要因为我李太白把一切葬送。”
  李白被玄宗炒鱿鱼之后,周围的酒肉朋友散了很多,心中早就明白了"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的道理。
  帮人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如果高适救了他,他会感谢他。如果没救,他也不会过多地厌恶。
  毕竟是他李太白自己卷入漩涡,难以自拔,不应该过多苛责别人。
  就像李邕曾经看他不起,李白也保持平常心。
  高适见李白好像并不生气,瞬间自惭形秽,尴尬地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太白兄心胸宽广,高风亮节,我不能及。”
  杜甫望着这幅场景,脑海里冒出了一句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他们最终还是渐行渐远。
  【和李白一样卷入永王事件的人大多被杖杀了。可李白经过好友帮忙以及郭子仪的力保,李
  白逃脱了死罪,最后流放夜郎。
  他曾经给王昌龄写:“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谁曾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流落夜郎的人居然是他自己。
  好在接下来,半路上的李白收到好消息,皇上大赦天下了,可以不用被流放了。
  这个时候,李白接近六十岁。
  他被赦免之后,非常高兴,恨不得昭告天下:"我李太白自由了!"】
  天幕中出现新的画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