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怎么可能没见过我跟左真的合照”
  微信朋友圈功能是2012年上线的,那时候吴优还在上大三。饶就是她这种冷清的性子,被同寝好友们带着,也拒绝不了新鲜热门事物,发了很多如今看来很幼稚的鸡毛蒜皮。
  后来,毕业、工作、升职成为中层,吴优变得愈加沉稳,只在重要的纪念时刻发圈。或是转发些业界新闻,十足的成年人模样。
  吴优犯懒,或者说是傲气地坦荡荡,她没有锁过朋友圈。但从未想过:会有一个人能翻遍过去六年的几百条。
  仿佛一只手,隔着两千天的时间,小心翼翼地触碰二十岁的她。卡片机的年代,年轻的女孩素面朝天、青春烂漫……很久很久以后,悠悠才发现。
  萧薇说过:“很难想象悠悠正经爱一个人的样子,她对感情这事太钝感了。”
  确实,吴优从来不觉得会有人深爱自己,都是衡量比对和条件匹配。她会否定很多爱意,以为只是巧合。
  最开始是李执在楼下等她,陪同去参加前任婚礼的那个早晨,他“随手”递过去一杯咖啡,正好是她喜欢的豆子和冰量。
  后来,大家吃饭时帮她挪过来的一碟配菜,他带给她的第一盒甜点,等等等等。李执预先没问过,却莫名地合悠悠口味。
  吴优甚至觉得,自己和李执是要比一般情侣多些缘分。
  那时在医院他送她定情镯子,悠悠咂舌李执一出手就是二十多万,对她这位“冤家”过于阔气了。
  回到家才猛然反应过来,李执虽然送得出乎意料,却也模模糊糊地符合她的审美。
  一个诡异的假设从脑海划过……
  吴优某天终于决定认真地回翻自己的朋友圈,看到之前转发某条时尚盘点时的评语:“流行的首饰设计好烂大街,也就B家还有点意思。”
  她毒舌又挑剔。年轻时候,这病在朋友圈偶尔也犯一犯。
  哪有什么额外的缘分,从来要靠人自己的天分。
  吴优隐隐约约意识到:李执喜欢自己。要长久地取悦一个人是件苦差事,细枝末节都兼顾,那必然要带点真心。
  只是那时候悠悠自己在盘算,又以为李执有过很多丰盛的过去,才那么会讨女孩子欢心。时常告诫自己不可能,却在被鼓动领证的那一刻,冲破了理智的牢笼。
  而吴优刚毕业时在B司,左真长她两岁。是踏入职场认识的第一个人;是名副其实的师傅;更是初来上海,她曾经一起合租过房子的室友。
  后来左真去了西南发展,两人联系变少,却隔一阵也能互通下近况。吴优知道左真半年前刚跳到了一家港资商业地产公司做招商,只是没记清具体名字。
  吴优的很多工作习惯都是左真教的,草蛇灰线,左真才会过目一眼,就赞赏吴优的文件,即使没有署名。
  那两年的朋友圈里,左真和她的合影出镜了好几次,后来吴优过了懵懂的新人期,反而不大贴自己的照片。
  别人不知道,李执怎么可能不了解何况沈南雨还提醒他:“可以问问优姐熟不熟悉毕竟都在一家公司待过。”
  李执怎么回的自作主张,替她回绝:“悠悠说她不太认识。”
  吴优觉得:李执没把她当自己人,宁愿麻烦地换方案,却不肯低头求她帮一点点小忙。他知道她做个中间人或是亲自出马,事情会轻松很多,却宁愿绕远路。
  或者说,李执在赌气,怨吴优不许他管她。
  吴优自知理亏:就算腹诽李执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不肯向她低头。终归是自己先把他推拒出去,是她没有爱人的能力……
  藤编的桌面上附着一层玻璃垫台,上面放着一盏水晶鱼缸小夜灯。很奇妙的设计,一条玻璃拉拉鱼在黑暗中环绕着中间的那簇光线描摹的雪山,转啊转得找不到出口,就像眼前的场景。
  玻璃拉拉鱼又名玻璃鲈,是一种独特的热带观赏鱼。晶莹剔透,全身透明,内脏、骨骼和血脉,如在X光之下一样显现。悠悠很羡慕这小鱼,如果恋人之间也是这样毫无遮掩就好了。
  巴别塔倒塌之前,人类还不曾苦于沟通。①很多话应该说出来,别等到爱意已消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