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2 / 3)
林言在此时挣开一点眼缝,一时认不得这是午后还是黄昏。在这个难得空闲出来的日子,过于甜美的午觉把现世衬得不大真实。
他的手‘建立’在黛玉身上——约莫是睡熟了还记挂天热的缘故,林言并没有真的环抱住她——只是侧着身子,手掌撑在床沿,叫手臂与床榻间形成一个‘口’字。
她就在这一方小天地里安睡着,床幔筛去大半的光,但还是有一点。投在黛玉脸上,被睫毛遮挡出一点扇子样的形状。
扇子上描的什么?是山?是水?还是近日见到的淮越?
没等林言看清,那两把小扇子便止不住地抖擞起来,黛玉没忍住,笑了。
“你一直看我做什么?”
林言的手臂落下去,脑袋也埋进黛玉的颈窝,说话声音闷闷的。
“你既然醒了,逗我做什么......我还想多跟你说说话呢。”
“多热——”呼出的气扑在脖颈上,热的却是脸颊和耳朵。黛玉轻咳一声笑出声来,推推林言的肩膀:“快起来,这样多闷啊?”
林言收回手,两个人也不起身,就那般并排躺着。这屋子里的光彩还是分不清午后或傍晚,但外面应当有一片浓云过,屋子里都清凉一度。
“我听说那些商户夫人置办了什么,可有请到你这里?”
“当然请了。”嗔怪对方明知故问,见到那点子促狭,黛玉也弯了眼眸:“自有人赴宴,却不是我。”
“那边下了大力气,只怕也没想过你会拒绝。”
“怎么?你是想我答应了——这可不好,坏了沈大人的筹谋。”
“姐姐——”林言没按耐住这句调侃,又把身子侧过来,下巴抵在黛玉肩膀的位置:“你是怎么打算的?”
“我想着,那位领头的张老板有个儿媳妇,那一位还是可以见见的。”
黛玉平常在府里又不是只赏花吃茶,这边有名望的人家,早在当地丫鬟婆子嘴里听了一整个周。当地商户以为林言是为了过冬存粮,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却被这个太光明正大的理由遮掩过。
——矿坑。
几十年开采给淮越留下难以愈合的疮疤,但为着谋生,在今年作物不济的时候,总有人铤而走险,要在这里谋些见不得光的生路。
越难便越要挖掘,越挖掘便越难。
许多官员出身当地,不忍百姓受过,睁一眼闭一眼。无形中却放任到今日,从没有严法禁止。艰苦的日子被隐瞒,越收越紧,渐渐拧作一个死结。
就这些日子考察的情形来看,淮越已经等不到慢慢打开这个结口。林言要拿一把剪刀,把那个已经解不开的结在当中截断。
断则重生,总比现在要好一些。
可若是严法禁止,当地人又靠什么吃呢?
林言看过府衙的账目,淮越穷,粮仓的存续也只够过冬。前些日子患处刚要了一匹赈灾,等林言来了,是不好再次请奏的。
黛玉发现的那捧土却给了林言很大的底气。
“我今日刚跟诸位大人谈妥,今日就发招募民夫的告示,总要先把那些矿坑填住。”林言想着来淮越时看到的参天大树,知道淮越不是长不出作物的气候。土地被破坏了,但只要慢慢拔除那些旧疾,总能再现当年的繁荣。
他这会凑在黛玉跟前说话,像是两个人还小的时候,说那些小孩子对未来的梦。
“先填上,再种树。这儿的土存不下水,就先把活水引来,至少能够先用——”林言仔细跟黛玉说着他心里的想法,黛玉听着,不时点头。只在林言说到民夫时道:“你打算用粮食抵账?”
“嗯。”林言对这个问题也有些无可奈何的意思,淮越账上没钱,他刚来,又不好直接对当地富户发难,因此才这般‘迂回’。 ↑返回顶部↑
他的手‘建立’在黛玉身上——约莫是睡熟了还记挂天热的缘故,林言并没有真的环抱住她——只是侧着身子,手掌撑在床沿,叫手臂与床榻间形成一个‘口’字。
她就在这一方小天地里安睡着,床幔筛去大半的光,但还是有一点。投在黛玉脸上,被睫毛遮挡出一点扇子样的形状。
扇子上描的什么?是山?是水?还是近日见到的淮越?
没等林言看清,那两把小扇子便止不住地抖擞起来,黛玉没忍住,笑了。
“你一直看我做什么?”
林言的手臂落下去,脑袋也埋进黛玉的颈窝,说话声音闷闷的。
“你既然醒了,逗我做什么......我还想多跟你说说话呢。”
“多热——”呼出的气扑在脖颈上,热的却是脸颊和耳朵。黛玉轻咳一声笑出声来,推推林言的肩膀:“快起来,这样多闷啊?”
林言收回手,两个人也不起身,就那般并排躺着。这屋子里的光彩还是分不清午后或傍晚,但外面应当有一片浓云过,屋子里都清凉一度。
“我听说那些商户夫人置办了什么,可有请到你这里?”
“当然请了。”嗔怪对方明知故问,见到那点子促狭,黛玉也弯了眼眸:“自有人赴宴,却不是我。”
“那边下了大力气,只怕也没想过你会拒绝。”
“怎么?你是想我答应了——这可不好,坏了沈大人的筹谋。”
“姐姐——”林言没按耐住这句调侃,又把身子侧过来,下巴抵在黛玉肩膀的位置:“你是怎么打算的?”
“我想着,那位领头的张老板有个儿媳妇,那一位还是可以见见的。”
黛玉平常在府里又不是只赏花吃茶,这边有名望的人家,早在当地丫鬟婆子嘴里听了一整个周。当地商户以为林言是为了过冬存粮,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却被这个太光明正大的理由遮掩过。
——矿坑。
几十年开采给淮越留下难以愈合的疮疤,但为着谋生,在今年作物不济的时候,总有人铤而走险,要在这里谋些见不得光的生路。
越难便越要挖掘,越挖掘便越难。
许多官员出身当地,不忍百姓受过,睁一眼闭一眼。无形中却放任到今日,从没有严法禁止。艰苦的日子被隐瞒,越收越紧,渐渐拧作一个死结。
就这些日子考察的情形来看,淮越已经等不到慢慢打开这个结口。林言要拿一把剪刀,把那个已经解不开的结在当中截断。
断则重生,总比现在要好一些。
可若是严法禁止,当地人又靠什么吃呢?
林言看过府衙的账目,淮越穷,粮仓的存续也只够过冬。前些日子患处刚要了一匹赈灾,等林言来了,是不好再次请奏的。
黛玉发现的那捧土却给了林言很大的底气。
“我今日刚跟诸位大人谈妥,今日就发招募民夫的告示,总要先把那些矿坑填住。”林言想着来淮越时看到的参天大树,知道淮越不是长不出作物的气候。土地被破坏了,但只要慢慢拔除那些旧疾,总能再现当年的繁荣。
他这会凑在黛玉跟前说话,像是两个人还小的时候,说那些小孩子对未来的梦。
“先填上,再种树。这儿的土存不下水,就先把活水引来,至少能够先用——”林言仔细跟黛玉说着他心里的想法,黛玉听着,不时点头。只在林言说到民夫时道:“你打算用粮食抵账?”
“嗯。”林言对这个问题也有些无可奈何的意思,淮越账上没钱,他刚来,又不好直接对当地富户发难,因此才这般‘迂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