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远远的,民家的炊烟升起,更使那界限变得模糊不清。
  那个方向......黛玉若有所思。
  秦家的军队在那里留有足迹。
  第175章
  姐弟俩杨府小话
  杨俨一直发着怔,外面响着搅扰的人声,这在惯来安静的杨府里非常陌生。院里的两棵树好像也不习惯这样的热闹,勉强洗刷一树叶子,使眼色清明。又因为木讷,那清新的颜色里好像透着捂干的沉闷。
  一只小核桃投到他的桌子上,又听嬷嬷急道:“二姑娘,怎么能搅哥哥温书?”
  “没事,叫她来吧,我现在没在看了。”杨俨说完,后知觉姐姐也一定一起过来,于是便讷讷不再吭声。
  杨芷在杨府中的威信很重,在她彻底否决去金陵的话之后,更是显出几分做主的架势。而她也确实来了杨俨这里,溜到弟弟桌边,见他案头的字帖又换回广昌公。
  “父亲着人回来说的,他因事离了主城,这几日都不回了。”她的声音柔软得有些刻意,却也缓和些杨俨的尴尬。
  “父亲又是去问粮了?”
  “约莫是。”杨芷没把话说死,她自然知道粮食的短缺是大事。尤其前面好好按时按量发放,这会主城里都跟不上,旁的地方难免生出些风波。
  杨治中是一贯为这件事忙碌,但特意为此出去......
  杨芷沉默片刻,想着沈大人当初既然这样做了,应当预料过粮食见底的窘迫,不该没有防备的。
  可她的弟弟却垂头丧气坐在椅子上,手里的笔只随意搭在砚台——这会正滚下来,在桌上纸上留下一道长长的‘驻足’。
  “这是做什么?”
  杨府的大姑娘,眼见着得了州牧夫妇的喜欢,从来爱念叨的嬷嬷也不太敢支吾她。杨芷见弟
  弟面色不好,便叫嬷嬷丫头抱着妹妹出去看彩霞,只自己挨在杨俨跟前。
  原本她脑子里还想着前面闹别扭的事,这会却一点郁闷都生不出来了。
  “......我本以为,沈大人一定会有新主张。”杨俨头还低着,在他姐姐眼里只露出一点发旋。
  “这是什么话?沈大人在这里为官,成效如何咱们都看得到——你瞧那矿坑、书塾、田埂,哪里少了他的功劳?”杨芷说着,心中又有些连带的得意:“还有林夫人,她多好,现在学塾里都是她照管。咱们府里都去了人,回来个顶个的夸奖,还有那商道——”
  “我知道,我知道,我只是......”杨俨挠摸摸耳朵,杨芷这才看到他耳尖有些红了。
  联想到之前那样贴铁了心的临沈大人一样的字迹,这会自己又不吭声地换回来,杨芷心里灵光一现,陡然就生了气。
  “你莫不是觉得,这会缺粮,是府衙里筹措不当?”
  “我,我,我也没有这样的意思。”杨俨抬头,见姐姐好像指责似的,自己性子却也起来:“只是这会连旧时存量都用尽,那些商户霸着满满的粮仓不放,那样得意猖狂,沈大人怎么连句话都没!”
  孩子敬仰父亲,却也容易向往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长辈。林言年轻,单一的面相与官职组合都足够叫人生出羡慕,更何况他还携着宿儒弟子、连中三元这样的种种盛名。
  杨俨一出生就在淮越,他的父亲不是广袖善舞的官员,杨府便总是冷清。
  他也不解父亲为何总不能调任升迁,有时候,大多数时候,他其实想要和姐姐妹妹一起去金陵。
  没人要求孩子一定要继承父辈的志向,尤其杨治中的志向在许多年都只是缓慢移动。杨俨年幼,甚至说不出那移动究竟是前进还是倒退。
  可他最终选择和姐姐一起留在这里,不只是因为不愿意与姊妹分开,也因为新州牧的到来叫他存下新的希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