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什么……”九公主目瞪口呆,这种无妄之灾竟会发生在她身上。
  “你舅父传信,问我们最近可有得罪姓陈的人,分明就是她的好女儿干的好事。”
  九公主呢喃着:“没事没事,只是丢了几间铺子罢了,母后莫要气坏身子,咱们可要打起精神来,好好对付那个贱人。”
  皇后揉着脑袋,总觉得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
  时节已经来到八月中旬,不日便是中秋,可盛京之中笼罩着一个谜团,全然没有半点节日的喜庆。
  靖国公府门前冷清,不复往日荣光,除了在外的二郎君,和已经出嫁的大娘子,全府无人敢踏出门半步。否则,路上的唾沫星子都将淹死他们。
  八月十一这一日,清晨的潮气还未完全散去,有一人身着绛紫色皇子朝服手持玉笏,孤身一人走在寂静冷清的宫道上。
  行至紫薇宫前,俯首跪下:“儿臣祁凌,偶得皇兄血书,字字泣血诉说当年冤屈。通敌卖国于武将而言乃奇耻大辱,愿父皇彻查当年真相,还逝者及为其昭冤之人一个公道。”
  字字恳切,声声挚诚,打破皇宫寂静。
  此刻天光破晓,第一缕金辉撒下,照射在他的玉笏上,衬得那张脸越发清隽。
  月棠宫内,姜樾之一夜未眠,立在窗下看着那第一缕朝霞。
  “天,亮了。”
  第117章 对峙“她,难道不该死么?”……
  “儿臣泣血顿首谨奏:
  吾初志本在止戈息兵,愿两国苍生得免战乱之苦,百姓长安。岂料奸佞掎挈伺诈,宵小构陷,竟以通敌叛国之罪污我清白。伏乞父皇明察秋毫,奈何此生恐无望再睹天颜。倘他日帛书现世,惟愿父皇知儿臣信仰——天地共鉴,日月可昭。
  宁以七尺身躯血溅沙场,马革裹尸,亦断不会负大昌山河半分!
  祁峥绝笔。”
  孝渊帝的手有些颤抖,历经多年的血书已经变得陈旧斑驳。通过暗红的血迹,仿佛还能瞧见写下这份绝笔时,祁峥是一副如何视死如归的模样。
  用血写下自己蒙受的冤屈,彼时若他有一点点为自己证明的机会,都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
  “峥儿!”孝渊帝苍老的面庞上满是哀恸,痛心疾首,悔不当初。
  底下跪着的祁凌亦是眼角含泪,终于到了能够申冤的这一日了。
  很快,靖国公就被人带了上来。
  “陛下明鉴,老臣冤枉啊。”靖国公滑跪至殿中,张口便是喊冤。
  祁凌叩首:“父皇,其中缘由能否传唤外祖,一年前他曾想为皇兄翻案。只可惜,最后时刻那关键人证忽然消失,如今人已到齐,不如当面对质。”
  “准。”
  楚太傅被押上时,身上的囚服落满血污,已然白发苍苍。仅仅一年的时间,竟将一个文人风骨,摧残至如此。
  只是上殿时,依旧保持着该有的礼仪,恭恭敬敬下跪,刚直不屈:“罪臣叩见陛下。”
  “当日,你于大殿之上公然无状,欲翻旧案。今日朕再给你一个机会,将你所知统统说出来。”
  “当年,边疆物资短缺,赈灾军需至边境与账目上根本对不上。梁王便料想其中必然是有人做了手脚,暗中调查,却发现盛京多处商铺所交税银皆有短缺。国库历年空虚,这些胆大妄为之人居然敢在皇城之下做出如此欺上之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