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3 / 3)
攻城之快完全不像是只有一路人马的样子。
邬淳接着道:“十一殿下不是来信说他们那里的戎人也退军了?按照寄信的日子,刚好也有一月多。”
陈县令被吓得脸色惨白,“戎人如此厉害,一月就能从东北跑到西北?”
盛世脸色也不好,“戎人疆域内本就少山谷丘陵,再加上他们自诩在马背上长大,每次出动每人至少带两匹马。若是抛掉不必要的东西,只带口粮,日夜兼程怕是用不到一月, 便可直达西北。”
陈县令手都在发抖,“那现在西北有多少戎人入关了?”
宋宣抿唇沉思,片刻后道:“以最新战报来看,戎人一月前就已经破了西北防线,如今阳逻以北扶县以西已经全部落入戎人手里。按估算戎人得有近二十万人。”
“这么多!”陈县令叫得声音都劈了叉,但他根本来不及估计自己是不是失了态,“那可如何是好?”
以往也就两三万人叩关,如今怎么就涌进来二十万戎人啊!而且戎人的士兵还与大凉不同。
不是陈县令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事实便是大凉很多士兵从军前都是平民百姓,而戎人常年争夺地盘各处劫掠,那些部落基本个个都身强体壮骁勇善战。
若是一对一,大凉人根本不是戎人的对手。
有人道:“看样子阿木泰了得,居然能号令那么多部落。”
盛世叹气,“说到底还是利益使然,对于戎人来说,大凉就是百年间吊在他们头顶的肥肉。阿木泰只要许诺必能入关攻入中原,他们定会放下眼前得失。”
“不过,”盛世转头看向宋宣,“说起来戎人现在有近二十万人,但当初他们分了七万在东北,三万多在西陉关外,那攻打西北的只有不足十万人,即便他们再骁勇,也不应该短短半月就拿下了西北,西北军甚至没有反抗之力。这不合常理啊。”
盛世这个问题,很多大凉人都想不通。西北足有十万人把守,就算两边人数相当,西北军有堡垒可依,怎么也不可能连一月都坚持不到啊。 ↑返回顶部↑
邬淳接着道:“十一殿下不是来信说他们那里的戎人也退军了?按照寄信的日子,刚好也有一月多。”
陈县令被吓得脸色惨白,“戎人如此厉害,一月就能从东北跑到西北?”
盛世脸色也不好,“戎人疆域内本就少山谷丘陵,再加上他们自诩在马背上长大,每次出动每人至少带两匹马。若是抛掉不必要的东西,只带口粮,日夜兼程怕是用不到一月, 便可直达西北。”
陈县令手都在发抖,“那现在西北有多少戎人入关了?”
宋宣抿唇沉思,片刻后道:“以最新战报来看,戎人一月前就已经破了西北防线,如今阳逻以北扶县以西已经全部落入戎人手里。按估算戎人得有近二十万人。”
“这么多!”陈县令叫得声音都劈了叉,但他根本来不及估计自己是不是失了态,“那可如何是好?”
以往也就两三万人叩关,如今怎么就涌进来二十万戎人啊!而且戎人的士兵还与大凉不同。
不是陈县令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事实便是大凉很多士兵从军前都是平民百姓,而戎人常年争夺地盘各处劫掠,那些部落基本个个都身强体壮骁勇善战。
若是一对一,大凉人根本不是戎人的对手。
有人道:“看样子阿木泰了得,居然能号令那么多部落。”
盛世叹气,“说到底还是利益使然,对于戎人来说,大凉就是百年间吊在他们头顶的肥肉。阿木泰只要许诺必能入关攻入中原,他们定会放下眼前得失。”
“不过,”盛世转头看向宋宣,“说起来戎人现在有近二十万人,但当初他们分了七万在东北,三万多在西陉关外,那攻打西北的只有不足十万人,即便他们再骁勇,也不应该短短半月就拿下了西北,西北军甚至没有反抗之力。这不合常理啊。”
盛世这个问题,很多大凉人都想不通。西北足有十万人把守,就算两边人数相当,西北军有堡垒可依,怎么也不可能连一月都坚持不到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