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见玻璃坊这块大肥肉,不少人都觉得眼馋,这都是钱啊,可这造玻璃的方子怎么偏偏落入苏壹的手里了?
  这段时间常翌过的很糟心,不少人向他道喜,庆祝他大儿子的契兄苏壹得太子青眼。
  如今苏壹掌管民窑玻璃坊,还有不少人想要求门路早点给自家安上玻璃,而找到他这里的。
  常翌笑也不是骂也不是,没看见他家也没安上玻璃窗吗?一个个没眼力劲的。
  常翌气的在屋里转圈圈,也拉不下脸去找沈从仪,转而去考教二儿子常斐的功课,然后没好气的骂常斐不争气。
  常斐被骂的狗血淋头,低头不敢吭声。
  常翌坐在书房长叹一口气,当年长房就次子一根独苗苗,没舍得让次子习武,而是让他科举读书,可谁曾想这些年也没读明白,最终弄了个文不成武不就得的下场。
  “我怎么就生了两个这样的孽障,真是一点也不让我省心啊。”
  小厮们陪着自家二少爷跪着,低头不敢说话。
  想到伤心处,常翌一个大男人忍不住潸然落泪。
  他常翌虽然是公府嫡长子,但出身武将世家的他自小体弱,长辈们从小就偏爱身体健壮的弟弟,若不是他入国子监后诚心交友,又悉心学习最终通过廷试入朝为官,他如今的境地只会更差。
  但是就在他官运一片亨通之际,家里出了事,先是叔父犯事,后是胞弟酿下大错。
  因为胞弟犯下的错,自己被罢免官职不说,虢国公府还丢了世袭的爵位,到他这一代只得了个魏卫将军的封赏。
  可即便如此,母亲依旧偏爱胞弟,面对满脸心疼母亲和哭着忏悔的胞弟,他想不如就让胞弟在母亲身边侍奉,也全了胞弟的孝心。
  可谁曾想到,他对家人的良善,反而成了一把刺向他背后利刃。
  他是听大儿子说了那些话之后才知道,原来竟然是二房在其中调拨自己和大儿子的关系。
  于是前段时间,常翌发威,毫不留情的把二房赶去亳州老家,母亲舍不得二房,骂他不孝,闹着要和二房一块回亳州。
  常翌看了一眼被母亲养的烂泥扶不上墙的幼子,于是果断同意了母亲回亳州老家的事。
  连夜让人打包母亲和二房人的行李,绝对不让他们在国公府多留一个晚上,多拿一分钱。
  如今,虢国公府好不容易清净下来 ,谁知道苏壹又冒了出来。
  一个管事看常翌如此模样,眼珠子一转,弯腰走上前去,“老爷不必太过伤心,那苏壹到如今也只不过是个六品小官,老爷还怕他翻了天不成?”
  常翌擦了擦眼泪,转头撇了对方一眼,声音波澜不惊,“哦,这怎么说?”
  管事闻言脸上的表情更加谄媚,“小的听闻苏壹是大少爷的哥哥,大少爷是国公府的少爷,那苏壹自然是国公府的人。这样一来,苏壹手里的方子,自然而然也就是国公府的东西。”
  常翌转身走了几步,坐在椅子上,拿起一旁杯中茶水凉透的茶杯,不动声色的看向地上跪着的常斐。
  “我听闻,如今苏壹靠上了太子。”
  管事上前一步,“老爷怎么这时候糊涂了?那苏壹如今的确是靠上了太子,可太子毕竟是储君,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哪有储君专管属下家务事的道理。”
  常翌眉头一抬,“你说该怎么办?”
  管事道,“不如咱们把大少爷叫回来,在由老爷您亲自去找苏壹,借着大少爷的由头让苏壹把玻璃配方吐出来,到时候再对外说苏壹的玻璃方子是偷国公府的。”
  常翌手中把玩茶盏的动作停下来,管事继续加把劲,“咱们对外说了之后,别人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玻璃坊的管事的职位。届时玻璃坊由老爷一手把管,只要不损害朝廷和太子的利益,小的相信,太子殿下日理万机,是不会在意这些小事的。”
  常翌没有看出主意的管事,而是看向跪在地上的二儿子,“你怎么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