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实这只是苏壹给下属们画大饼而已,和西域做生意如今还早的很。
  没有朝廷派兵用武力来打通这条路,平民商队去走,那不知道得死多少人。
  想再多也没用,眼下苏壹正在考虑如何让固圆这边的百姓大规模养羊。
  突然,苏壹想到现代的一个“海狸鼠养殖骗局”的案例。
  他可以把这个案例变一下,想办法让本地人知道养羊能赚钱,当人们都亲眼看见养羊能赚钱的时候,就不怕没人养。
  说干就干,苏壹立马就开始找人,共同商讨、细化这件事的可行性。
  第98章 敲定计划
  最后,苏壹和手底下的人商议出的结果是,以先富带动后富,以点带面,先搞定几个村的富户,让富户们去养羊。
  同时通过宣传、鼓吹、免贵教授养殖知识、承诺商行会在之后收购农户养殖的绵羊等一系列手段,来带动村中的普通群众,让普通群众也跟着养羊。
  起初在敲定计划的时候,商行的人都不明白苏壹为什么要这么做,若是需要羊直接去找那些养殖大户们买就是了,何必如此麻烦。
  而且把羊给了这些农户,万一他们前脚走,对方转头就把羊杀了吃肉怎么办,难不成商行还真为了几只羊,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拿着契约文书去衙门告这些农户不成?
  面对这些疑问,苏壹只是笑笑没有过多解释。
  不仅是商行的人,就是那些官员也往往忽视普通人,但在苏壹看来群众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若是固圆城日后家家户户都养羊,这将是何等的盛况。
  况且,这里可不是只有苏壹一个外地来的商队,只要宁省的羊肉打出名气,在其他地方有了行情和价钱,肯定会有其他商队来此倒卖购羊。
  不仅如此,苏壹也想看看,在这里能否复刻自己现代老家官方机构的扶贫政策。
  他想给那些农户们一条新的生存路,让那些勤劳的人家多赚些钱。
  至于自己下一年到底能不能真的从这些农户手里收到羊,就看天意了,反正苏壹如今的家底,完全可以让他这么造。
  至于为什么苏壹不在这里圈一个大庄子,让自己的人搞大规模养殖。
  那是因为苏壹做不到,没错,不是他不想做,而是做不到。
  边关因为特殊的地理原因,土地性质和人口结构都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
  首先这里人口结构混乱,不仅有被朝廷强行从其他地方迁移来的人口,还有各种胡人。
  同时边关军户占比高达百分之八十,每个军户人家最起码都有一个男人在当兵,家里的其他人每日在田中辛苦劳作。
  其次便是土地性质,大虞朝的土地分军屯和民屯。
  边疆地区实行“寓兵于农”制度,军屯的核心目的是解决军队的军粮问题,这里的土地绝大部分是朝廷给军户分的军田,因此叫军屯。
  军屯不仅可以增加粮食产量,改善边关百姓生活,还可以促使边关稳定。
  毕竟对于地产老百姓来说,能安稳种地活下去,谁也不想流离失所。
  然而有利就有弊,以上两条会带来好处,自然也会带来坏处,尤其是军户征兵制的弊端尤其显著。
  乡村,尤其在这个资源极其匮乏的时代,乡村就是无律法之地,越原始的地方就越依靠拳头的力量。
  军户家庭中男丁被征走,若是死在战场上,家中就得重新出一个人补上空缺,若是家中所有的男性都上了战场,妇女儿童必然会遭受欺凌。
  于是人们开始想办法报团取暖,血缘亲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他们不仅借此躲避外人的欺负,还能抵抗一些小官小吏对他们的任意欺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