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世人暗暗惊诧的是,秦王虽灭了齐王的国,却命人重新收敛了对方被乱臣胡乱掩埋的尸骨,并寻了临淄一处风水宝地,为他修了一座气派的陵墓。
  并且,还下令杀了那帮乱臣贼子来祭奠齐王,连“妖言煽动齐王与后胜离心,扰乱朝臣安宁,又不顾君王死活,临阵携财逃跑”的齐相郭开,也被秦王大手一挥,把他的首级送来给齐王陪葬了。
  这一连串举动,简直让齐国那些儒家门人气得直跳脚——
  秦国狼子野心,不过是借机吞并齐国罢了,可到头来,世人还要夸秦王一句“有情有义”,可恨呐!
  ...
  随着又灭两国的步伐,秦王的政务日益忙碌起来。
  宫中这两年新出生的几个孩子,再也没有得到过李世民和扶苏当年那样,被父亲日日抱在怀中哄的待遇。
  扶苏又嚷着他已经十岁了,绝不想再跟父母住一个屋子,便搬离了章台宫,回到了昭华宫侧殿居住。
  但李世民被秦王强行留了下来。
  因为,他这个大秦太子已经正式开始参与政务了,每日都要与父亲一起查看各地呈来的奏章,甚至,他有时还要出席早朝,参与各项政务讨论。
  秦王认为,自己的储君尚在幼龄,又政事繁忙,每日往返昭华宫和章台宫,孩子还在长身体,这般折腾能吃得消吗?
  于是,他命人将寝宫外再扩出一处偏殿来,将它命名为“东宫”——
  东方,太阳尊位也,有第一和首位之意。
  如今孩子多了,世民也大了,他必须让前朝后宫认清一个事实:
  他的太子,是诸子之中位于首位的,是最尊贵的。
  世民这太子之位,也是牢不可动摇的!
  此举,无疑是在提醒众人,不要生出些不该有的心思来。
  随着那座比王上寝宫还奢华精美的东宫,以人力物力予取予求的神速只花了三个月建好,不知让多少宗室大臣恨得咬碎了牙。
  他们纷纷上奏,谴责“太子自幼喜好奢靡,非华服美食不用,如今又逾矩扩建宫殿”....
  李世民连跟他们当面对吵的机会都没摸到,就被威严端肃的秦王以“太子是寡人的儿子,难道非要他吃糠咽菜,诸卿才满意吗?太子的华服美食是寡人赐的,逾矩扩建东宫也是寡人下的诏令,怎么,诸卿是觉得寡人做错了,想替寡人重新做主吗”挡了回去。
  这两年来,秦王愈发喜怒不形于色,本就让臣子们愈发琢磨不透他的心思。
  而这句语气淡淡的质问,又轻描淡写把他们对“太子逾矩”的弹劾,变成了“大臣想造反为君王做主”的灵魂拷问,谁还敢再不识趣地揪着此事不放?
  李世民如今忙得脚不沾地,也没心思跟那帮总想换掉他的宗室斗。
  有秦王的如此信任和袒护,那帮人能拿什么跟他斗?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
  不过,眼看六国已灭四国,他也暗暗着急了起来,一直在留心着朝廷兵马的动向。
  只要秦军开始伐楚,他一定要伺机跟着大部队前往楚国。
  然而,九月的一封边关急报,打乱了李世民一直以来只想上楚国战场的计划——
  燕王联合月氏匈奴骑兵,合兵三十万对原属赵国的雁门云中一带发起了突袭!
  可糟糕的是,奉命镇守边关、最擅打边境骑兵的李牧,前几日因秋燥肺热感染了伤感,如今高热未退,无法率军出征。
  这样一来,秦王只得派出应对骑兵稍逊一筹的杨端和,让他速领兵符前去掌兵迎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