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宋莆有培育麦种的耐心,在日月流转间等待小麦从泥土里破土而出,观察它的变化,精心照顾它成长,最后将其养成一株株穗粒饱满的样子。
  他当然有耐心等待。
  ***
  这顿饭后,最快出结果的,并不是林巧枝的回复,而是最后落成,铁板钉钉的宜机化方案。
  胡开记这边早早筹备,在“二次引进”巨大的资金压力下,国家这会儿高度重视外贸出口工作。
  几十亿美元的支出啊,也是头一次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外汇需求。
  或许是厚积薄发,或许是之前,在他们准备方案的时候,就已经同步完成了一系列的铺垫、宣传、造势,和合作伙伴私下透露口风等准备工作。
  当胡开记带领的外贸工作组成员,通过一定巧妙的语言技巧,大力宣扬这份丘陵拖拉机配套宜机化方案之后。
  此前铺垫的所有情绪,全部化为震撼的沉寂,又迅速翻涌出热浪。
  而此时,与中国建立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50多个。
  名声在许多地区彻底打响了!
  中国真的是对丘陵农田改造开发得最好的一梯队国家了。
  因为丘陵地区的人,真的要依靠这些田地生存,靠它们产出来的粮食活命。
  而在很多国家和区域,这些田地甚至一度是未开发区域。
  用人力开发,不值得,用他们的话说,“值不了几个钱,产出挣的那点钱,还比不了请人工的费用贵。”
  再有一些地区,也是有地貌、气候、风俗等各种各样的原因。
  但总结来说,可以用“产出不值得投入”来形容。
  在相当一部分地区,人力是很昂贵的资源。
  但无可否认的是,土地,绝对是全世界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要的资源。
  能生产粮食、产出农作物的土地,价值又不一样了。
  “再造良田?”
  “多少?丘陵地块的人工投入和粮食出产比例是多少?”
  ……
  听到答案之后,只觉耳边尽是怦怦的心跳声。
  好不容易从震撼中回神,又连忙追问外贸团队的工作人员。
  “做好改造,这款拖拉机一天能在多少亩的丘陵梯田作业?”
  “修整的投入是多少?”
  “配套的农机呢?哪些作物的配套比较好?”
  消息放出去的短短几天,世界各地区人心情已经从震撼,不敢相信,心生猜疑,到喉咙发干……
  第149章 数不清的订单从全世界各地涌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