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50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顾陆突然想到一件事,拿出手机打开备忘录,今日事并不多。只有为德语版小王子写序这一件。
  越是出名的作家,为作品拟的序就越多,某些购买书籍电子版权的app,会把这些序全部选取,以至于前面七八章都不是正文。
  “今天我不来学校,嗯嗯,麻烦了。”顾陆挂断电话,给教授说了一声。内心突然有个想法,并且越想越觉得这想法非常不错。
  他目前在北大读了一年硕士,且拥有两个外国大学的荣誉教授头衔。实话实说,以他取得的成就,完全能提前毕业。
  但“学生顾陆”是对中国学生的一种宣传,且还可以有其他好处。比方说“世界大学生论坛”,有必要可出动顾陆这张王炸。
  东大承诺,有关大学生的活动,如非必要不会出动顾陆。
  研究生也是大学生啊,人家海底捞的打折都认可,有什么问题?
  正因如此,顾陆开课时北大才会搞什么发展学生能力的套路。总结一下,陆教授退休之后,顾就没跟教授了,手上的项目是自己和教授合作的。学校也是可去,可不去。
  吃了一顿不满意的早餐,顾陆在家里写序,顾陆已写出经验,大概就是德国的读者朋友你们好,这本书吧啦吧啦……
  工作到十点左右,他接到汪社长的催更电话。
  催更也有技巧,你不能明着说,毕竟也没拿着一把枪抵着脑袋,适得其反,万一真尥蹶子也没法。
  所以汪社长这样说,“小顾,你不用担心其他方面,我们新青年比其他出版社的优势就在于就是宣传好。上次来自新世界的合作,小顾你应该也见识到了萧经理的能力。”
  萧经理能力确实强悍,他的操作至少能为书籍增加10%销量。
  “五月末大概就能完稿,不会耽误我们出版社宣传吧?”顾陆算了算码字时间,也留出了可能会参加时间的日子。
  “不会不会,小顾你舒心创作就行,六月中旬或六月末作为上市时间都不错。具体两个方案,我们做完了发到你的邮箱。”
  汪社长挂完电话,最终还是没问出“惊喜是什么?”
  新作更重要。
  放下手机,汪社长拿起桌边的环球时报,报社是有预定三种报纸的。
  《环球时报》第二版头条是:顾学专家受邀在柏林进行讲课,德专家惊叹。
  “小顾的创作在海外影响越来越大了,这个陈教授……有点……不对。”
  看报纸的汪社长话语三拐弯,最后那个急转弯是他瞧见,陈教授的一个预测。
  [“很多创作都需要深厚的累积,十年前的信息可能融入今日创作。正如我刚才分享的,顾先生是先有灵感,无论这灵感是否超出写作范围,是不是很反直觉?]
  有点东西,汪社长想起十几岁时写的《不朽的逃亡者》,看了好多西班牙历史。
  [顾老师当前和北大教授联合编纂《伤痕文学史》,伤痕文学——类似美国南北战争后的南方反思文学。所以我推断,顾先生新作应该是七八十年代的作品。]
  这就扯淡了,汪社长感觉。
  当然总体来说,从这位陈教授的发言,能够看出他非常了解顾陆。
  另一头,中午十一点半,快吃午餐时,唐俊来电话了。
  这次是接通了。
  “顾老师,昨天——那么晚打来电话,也是打扰了。”唐俊想开门见山,可话到嘴边有点说不出口。
  反正也没接通,顾陆心想,面上也客气两句,接着说,“俊导这么急切,是找到合适的导演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