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 第22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爸想让我去港城发展。”蓝圆圆叹了一口气,“他说现在那边更自由,我能有更好的发展,工作室、设备什么的都给我准备好了。”
  于知乐给她分析利弊,两人一问一答,讲到半夜。
  第二天早晨,周岳生从军区来接人。他才刹停车,后座的于迟就醒了,跑到于知乐和蓝圆圆身边问好,爬爬和摩尔跟在他身后。
  十一岁的他身高已及女生们的耳侧,他刚刚完成小学五年级的课程,开启了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暑假。
  于迟与钟爱学习并成绩优异的于越
  不同,他的基础科目成绩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但他却在文艺类课程中如鱼得水。
  “带上写生本了吗?还有笔和颜料?”于知乐问。
  于迟点头如小鸡啄米,应道:“带了,姐夫前两天还给我买了一套新的,我都带上了。”
  姐弟谈话间,人已经到齐。齐二上了周岳生车,他的伙伴们则由葛泰开厂里卡车送到火车站。
  火车哐当哐当一天,终于停在江省省城,来接他们的依旧是于佩兰和贺有安。
  他们知道齐二几人是来拍纪录片的,非常热情,先是带他们去招待所安置行李,而后请他们去省城最有名的国营饭店吃当地特色菜。
  夜幕降临,一行人吃饱喝足才回到住所,次日天微亮就爬起来。
  远洋队的收获年年突破记录,引得接她们的人逐渐攀升。因此等他们扛着设备抵达时,码头已经被挤得水泄不通。所幸齐二提前与船厂和省城报社联系过,最终还是找到了好位置,没有错过这个盛况。
  于迟没有去前线挤,而是找了个地势高的位置俯瞰,将这番热闹的景象留在了他的画布上。
  当天,所有人没有在省城停留,马不停蹄回了海东镇。
  “老支书联合附近的村子修了路,不仅方便周边村子往海隅村输送海货,也方便村里的罐头运出去。”于白薇解答摄制团队的疑惑。
  临近村口,首先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字排开的三辆冷藏车,紧接着才是前往迎接他们的老支书和村干部们。
  “终于回来了。”老支书笑着上前迎于知乐,眼神格外慈祥,“院子一直都有打扫,先回去放包裹吧。”
  于知乐抱了抱他,说:“秋收晚会的时候,文心和葛泰会回来。”
  老支书连声应好,笑容满面。
  村里的路也修整过,尽可能地扩大的同时,又保留了以前杜南枝送来的各种花草。
  整洁美观的环境让摄制组众人不由得发出惊叹。
  除了果树更加茁壮高耸,于家小院并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秋千和面包窑都被维护得很好。
  回到熟悉的地方,爬爬和摩尔一改这两天安静的模样,开始上窜下跳。
  休息了一会,众人前往副业组小院。这儿的格局没变,地方扩大了不少。隔壁副业组小院占地面积扩大了两倍,多增加了几条生产线。
  饭菜由吃食摊的人帮忙制作,她们换着法子做了一桌子应季海货,让齐二的伙伴们吃得都意犹未尽。
  他们刚放下筷子,就看见张晓云像一阵风似的跑出了院子。
  “晓云怎么了?跑这么急。”蓝圆圆好奇。
  陈老解释:“最近国营饭店很忙,海兰她们每天七点多下班,她赶着回去给她娘做饭呢。”
  “她们不是吃完晚饭才下班吗?”蓝圆圆觉得奇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