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为此她还写过折子向赵珙说明原因,之后不见赵珙表态,她以为朝中默许了。
  当时洛蔚宁和柳澈已随着战线的推进而镇守在京南路,过了十来天陈都知才拿着圣旨来到。
  迎接陈都知到军署的路上,洛蔚宁悄然看了他两眼,还是往昔那副不近人情的模样。她心想,此人在庞州害死了秦渡,后晋军攻入庞州,竟然让他侥幸逃脱,嚣张至今,真是苍天无眼。
  到了军署议事堂,洛蔚宁引着他到主位,表面恭敬道:“陈都知,请。”
  陈都知下巴微昂,狭长的眼睛流露着轻视,在清宁军诸将身上逡巡了一圈,最后回到眼前的洛蔚宁身上。
  洛蔚宁、柳澈等人看出来者不善,都安静地立着听他宣旨。
  陈都知往身后挥了挥手,站在后面的随从小内侍立即走到他斜前方,小内侍手里捧着个长方盒子,陈都知打开盒子,取出那本明黄色圣旨。
  对洛蔚宁道:“官家说了,这封圣旨不读,洛将军您自个慢慢看。”
  洛蔚宁顿了顿,谨慎接过,然后打开细看。本以为自己做好了心理准备,可以不为所动,但圣旨的内容还是出乎了意料,简直让她难以置信。
  朝廷连一个修正的机会都没给她,直接罢黜了她淮东经略使一职,并命令她七日内带领清宁军撤出淮东,转到淮西继续遏制秦扬。
  这就意味着,她在淮东建造的女学堂、育儿堂都将要停办,她所颁布施行的农商条令,还不到一年就作废了。老百姓好日子还没过几天,可能又要过回从前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精神紧张而压抑的生活了。
  寒凉从心底蔓延到全身,她低着头,目无焦点地看着圣旨,好久都没缓过来。
  陈都知清了清嗓子,打破屋内压抑的沉默,“洛将军不必灰心,您的功劳官家看在眼里,这只是为了堵住悠悠众口的权宜之计。待洛将军收复淮西,该是您的官家都会给。”
  洛蔚宁深知这番话不过是安抚她,哄她去淮西好好打仗罢了,心中不抱任何希望,但仍收起沮丧的情绪,合上圣旨,朝陈都知揖道:“末将谢官家隆恩。”
  然后,她们忍着不适招待陈都知,吃了接风宴,送他到驿馆,又折回军署的时候已是亥时。
  柳澈、孟樾、谢摇云、胡昆好奇担忧了大半日,终于看到了圣旨,和洛蔚宁的反应一样,心寒又气愤。
  柳澈道:“依我看,朝廷表面上是不满勾栏瓦舍和女学堂,可实际上是担心洛将军在淮东、京南地区声望过高,到时候老百姓认将军不认皇帝。”
  老百姓的想法都很朴实,谁给他们过上好日子就认谁。自从农商新政显效后,街上就不乏称赞清宁军、洛蔚宁和罗三问的言论。若她们再经营几年,给老百姓过上富足的日子,依靠淮东路的粮食和贸易资源,完全可以割据一方。
  朝廷正是考虑到这点,所以找个由头收回洛蔚宁管理政务的权力。碰巧淮西出了一支战斗力几乎能与清宁军媲美的军队,索性就将两支军队调换过来。那边秦扬西进,这里又有另一支强悍之师坐镇,于是又决定把行宫迁回淮东路。
  胡昆不甘道:“我们清宁军把晋军最强悍的军队赶去了淮西,还将淮东经营得安稳富足,结果官家说要就要!”
  洛蔚宁立即提醒道:“胡将军失言了。这天下都是官家的,我们身为官家的臣子,收回来的土地自然是官家的。”
  胡昆自秦渡死后,就对朝廷产生了不满。方才这番话其实是故意试探洛蔚宁是否有自立之意,但见洛蔚宁几乎是下意识反驳,于是羞愧道:“洛将军教训得是。”
  洛蔚宁道:“淮西路还有一半的土地在晋军手里,就算我们都打下来了,估计官家也不会再把政务大权交给清宁军了。”
  “那我们的女学堂和育儿堂岂不是办不了了?”孟樾紧张地问。
  洛蔚宁和柳澈不答,算是默认了。
  沉思片刻后,洛蔚宁道:“我试着写封折子,请官家允许我们带这儿的女学堂和育儿堂一起迁到淮西吧!”
  柳澈颔首道:“嗯,此事倒可以争取,大不了到了那边不招人呗!”
  第221章 龙凤胎
  ◎淑瑞,做母亲是什么样的感觉?◎
  原本朝廷命令洛蔚宁七日内整顿好清宁军,全部撤出淮东路和京南路。但洛蔚宁人在京南路,军令传到淮东也需要时间,况且她还要上表奏请带走育儿堂和女学堂,于是请求陈都知放宽时间,改为十日内撤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