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1 / 4)
康熙二十年,平定三藩之乱,澎湖海战,统一台湾,挫败沙俄侵略军,签订《尼布楚条约》,确保中国对黑龙江流域的主权。
二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
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标榜仁政,笼络汉族士人,发展经济。
开设初学堂,为日后义务教育奠定基础。
造出第一艘战舰,并亲自题名:定远号。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
终年67岁。庙号圣祖,累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
第479章 番外:郭锦书1(左御史家的小孙女)
郭锦书是左御史郭琇的孙女,也是唯一的孙女。
她自小便是在祖父的书房中长大,听着祖父给她启蒙,讲书。
她也一直是祖父的骄傲,不管是诗会,亦或者花会,灯会。
她总是大放异彩,诗词歌赋样样不落,算账管家女红也样样出彩。
就连相貌,都是京城小姐格格们中数一数二的。
她不止一次听阿娘感叹,若是祖父不是御史,没有得罪过那么多的人就好了。
日后提亲的人必定能踏破郭家的门槛,她必定能嫁给高门大户做宗妇。
是了,祖父是左御史,每次上朝弹劾官员们的时候,她们家都要准备好女眷随时上吊,男丁随时被斩首的心理准备。
毕竟上吊也好过被贬入贱籍,日后一辈子翻不了身的好。
祖父早年弹劾一个朝廷权臣,那段时间家中每个人眉头紧皱,也没小伙伴再邀约她。
他们家每个人脑袋都挂在裤腰上。
后来,她才知道,那位权臣,是明珠。
郭锦书不知道朝堂的事,只知道那时候她们家的气氛着实让人有些透不过气来。
以至于出去游玩,娘亲都担忧她突然被哪个做祖父的政敌下了黑手。
所以她才带着面纱出去,身边的婢女们也从小就被教育,若是有了危险,她们的责任,就是顶替郭锦书。
所以婢女们在外穿着打扮都和她极其相似,只有进了别人的府,婢女才将面纱摘掉。
再后来听说这个大官儿倒台,家里可算是缓过来一些气了。
那段时间,郭锦书的邀约都变得多了些,大家闺秀们隐隐对她都尊重无比。
她敏锐的察觉到哪怕一些以前有些小摩擦的姐妹,在这之后,也避让她的锋芒。
即便她们背地里都说祖父是块臭石头,以卵击石得不偿失。
不如远着些,敬着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