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2 / 4)
杨亦斌颇有些得意地报了店铺地址:“就在城西梧桐巷尾, 铺名叫‘京都烤鸭’。”
“生意好得很, 听说口碑都传开了,去晚了可不一定买得着。”
杨母用心记下, 盘算着回娘家的行程。
这小小一只鸭子,借着杨亦斌的分享,其美味之名又在杨家的亲朋圈子里悄然传开。
京都烤鸭的口碑和名气, 便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渐渐在这京都之地变得广为人知。
五月中旬,李家终于收到了李修远的家书。
当李倩展开信笺, 看到二哥亲笔所书的“顾笙有喜”四个字时。
先是惊喜地“哎呀”一声, 随之和大家分享了这个消息。
李母眼眶忽然便红了,连声道:“好!好!祖宗保佑!”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短暂的欢欣过后, 那远在京都的距离又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了心头。
她眉头不自觉地蹙起,忧心忡忡地念叨:“京都那么远,就他们小两口自己。”
“身边也没个知冷知热的亲人在一旁照应着,这孕中反应、饮食起居可怎么周全?”
“修远到底是个男人家,粗心大意的……”
一旁的李倩见状,连忙放下手中的家书,坐到母亲身边柔声宽慰。
“娘亲莫急,二哥信中不是说了嘛,让我们安心。”
“您想啊,二哥待二哥夫如珠如宝,那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定会把人照顾得妥妥帖帖。
“况且哥夫身边还有张良、左云、赵阿婆他们帮衬着呢。”
“信里都提了,说二哥夫胃口渐好,精神头也不错,您就放宽心吧。”
李母听着女儿的话,又细细回想信中内容,这才稍稍舒展了眉头,轻叹一声:“但愿如此……列祖列宗保佑他们平平安安。”
转眼六月,熏风渐暖,蝉鸣初噪。
顾笙腹中的小生命已安然度过四个多月,原本平坦的小腹如今已有了圆润可爱的弧度。
衣裳下微微隆起,孕态十足。
李修远待他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宠得愈发厉害。
哪怕只是顾笙在廊下多站了一会儿,李修远便紧张地过来搀扶。
看书时腰后必定塞着软枕;便是想吃点零嘴,无论酸梅蜜饯还是时新果子,李修远都亲自去寻来。
这份无微不至的呵护让顾笙心中甜如蜜糖。
可看着案头那些书,再看看窗外日渐西沉的日头,他心头又不由得泛起一丝焦虑。
“相公。”
这日黄昏,李修远下学归来,手里又提着一包红艳艳的樱桃。 ↑返回顶部↑
“生意好得很, 听说口碑都传开了,去晚了可不一定买得着。”
杨母用心记下, 盘算着回娘家的行程。
这小小一只鸭子,借着杨亦斌的分享,其美味之名又在杨家的亲朋圈子里悄然传开。
京都烤鸭的口碑和名气, 便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渐渐在这京都之地变得广为人知。
五月中旬,李家终于收到了李修远的家书。
当李倩展开信笺, 看到二哥亲笔所书的“顾笙有喜”四个字时。
先是惊喜地“哎呀”一声, 随之和大家分享了这个消息。
李母眼眶忽然便红了,连声道:“好!好!祖宗保佑!”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短暂的欢欣过后, 那远在京都的距离又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了心头。
她眉头不自觉地蹙起,忧心忡忡地念叨:“京都那么远,就他们小两口自己。”
“身边也没个知冷知热的亲人在一旁照应着,这孕中反应、饮食起居可怎么周全?”
“修远到底是个男人家,粗心大意的……”
一旁的李倩见状,连忙放下手中的家书,坐到母亲身边柔声宽慰。
“娘亲莫急,二哥信中不是说了嘛,让我们安心。”
“您想啊,二哥待二哥夫如珠如宝,那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定会把人照顾得妥妥帖帖。
“况且哥夫身边还有张良、左云、赵阿婆他们帮衬着呢。”
“信里都提了,说二哥夫胃口渐好,精神头也不错,您就放宽心吧。”
李母听着女儿的话,又细细回想信中内容,这才稍稍舒展了眉头,轻叹一声:“但愿如此……列祖列宗保佑他们平平安安。”
转眼六月,熏风渐暖,蝉鸣初噪。
顾笙腹中的小生命已安然度过四个多月,原本平坦的小腹如今已有了圆润可爱的弧度。
衣裳下微微隆起,孕态十足。
李修远待他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宠得愈发厉害。
哪怕只是顾笙在廊下多站了一会儿,李修远便紧张地过来搀扶。
看书时腰后必定塞着软枕;便是想吃点零嘴,无论酸梅蜜饯还是时新果子,李修远都亲自去寻来。
这份无微不至的呵护让顾笙心中甜如蜜糖。
可看着案头那些书,再看看窗外日渐西沉的日头,他心头又不由得泛起一丝焦虑。
“相公。”
这日黄昏,李修远下学归来,手里又提着一包红艳艳的樱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