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呼风唤雨 第200节(1 / 4)
作者有话要说:
曹操:音乐家与戏曲先驱
创制“清商三调”:改革汉代乐府,主导整理《相和歌辞》,其作《短歌行·对酒》可配古琴曲《鹿鸣》演唱。
设“铜雀台伎乐”:蓄养专业乐伎,推动戏曲从祭祀走向娱乐化(后世尊为“梨园祖师”之一)。
邪恶矮脚猫音律的确是比昭昭强的……
请看东吴传奇投降王们:
张昭(孙策托孤重臣,孙权早期首席文官,这人是谁打来都想投降啊):
赤壁之战前:力劝孙权投降曹操,称“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
夷陵之战前:再次建议向刘备妥协,被孙权怒斥“卿言投降,何异误国!”。
孙弘:孙权死后,暗中联络魏国,主张割地求和,甚至策划毒杀诸葛恪
全琮:建议孙权“暂献降表以缓魏怒”,子全怿后来在晋灭吴时直接投降。
步阐:直接带西陵城投敌,还帮晋军打吴军。名言:“吴主昏暗,不如北面事圣朝”。
……不过这时候后面几个应该还没出生。
第194章
长安不同于其他城池,其他城池投降,只想城门一开,官吏带着本城郡守或者县令的人头出门相迎就可以了。
可如今长安城内名义上的“县令”是天子,陈昭自己知道她是反贼,刘协知道她是反贼,曹操也知道她是反贼,天下人人都知道陈昭是反贼。
可偏偏陈昭入城的理由还是“今天子危险,天子传召昭侯入朝主持大局”。
四月的长安城郊外,春意正浓。灞水两岸杨柳堆烟,新绿如瀑,随风轻拂水面;野桃李花纷飞若雪。远处终南山岚雾缭绕,官道上行人寥寥。
两侧农田也荒芜一片,无人耕种。李傕郭汜两个董卓残将占据长安,在长安烧杀抢掠,强行征召庶民充作士卒。关中大旱之时,郭汜李傕亦只会劫掠……曹操入长安后,满心都是如何抗敌,没来及管民生之事。
空有农田,却无农人耕种。
曹操亲自在城外等候陈昭来使,心中揣测会是谁来与他对接。
希望是一个他能搭上几句话的熟人。
最好是荀彧,当年荀彧还在袁绍麾下之时,他与荀彧便已结识,曹操都打算好了要偷偷挖袁绍墙角,谁知陈昭下手那么快。其他老熟人也行,当年各路诸侯讨董之时,他和陈昭关系还不错,经常走动……
官道尽头,一人身披玄色长袍策马疾驰,黄边袍袖随马背起伏如流火,身后一队铁骑卷起滚滚烟尘,更添肃杀之气,一面玄底黄字的“昭明”大旗迎风招展。
为首使者衣襟在风中猎猎翻卷,衬得他身形愈发挺拔。他面容清癯,眉如利剑斜飞入鬓,一双狭长的眼睛锐利如鹰,透出冷峻。薄唇紧抿,下颌线条刚硬,颧骨略高,显得坚毅而深沉。
来者正是陈宫。
曹操:“……”
他忽然觉得为了避嫌应该请陈昭换个和他不熟的人交接。
“公台,别来无恙啊。”曹操咳嗽一声,还是迎了上去。
陈宫翻身下马,一丝不苟地行礼,随即挺直腰背,冷冷一哼。 ↑返回顶部↑
曹操:音乐家与戏曲先驱
创制“清商三调”:改革汉代乐府,主导整理《相和歌辞》,其作《短歌行·对酒》可配古琴曲《鹿鸣》演唱。
设“铜雀台伎乐”:蓄养专业乐伎,推动戏曲从祭祀走向娱乐化(后世尊为“梨园祖师”之一)。
邪恶矮脚猫音律的确是比昭昭强的……
请看东吴传奇投降王们:
张昭(孙策托孤重臣,孙权早期首席文官,这人是谁打来都想投降啊):
赤壁之战前:力劝孙权投降曹操,称“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
夷陵之战前:再次建议向刘备妥协,被孙权怒斥“卿言投降,何异误国!”。
孙弘:孙权死后,暗中联络魏国,主张割地求和,甚至策划毒杀诸葛恪
全琮:建议孙权“暂献降表以缓魏怒”,子全怿后来在晋灭吴时直接投降。
步阐:直接带西陵城投敌,还帮晋军打吴军。名言:“吴主昏暗,不如北面事圣朝”。
……不过这时候后面几个应该还没出生。
第194章
长安不同于其他城池,其他城池投降,只想城门一开,官吏带着本城郡守或者县令的人头出门相迎就可以了。
可如今长安城内名义上的“县令”是天子,陈昭自己知道她是反贼,刘协知道她是反贼,曹操也知道她是反贼,天下人人都知道陈昭是反贼。
可偏偏陈昭入城的理由还是“今天子危险,天子传召昭侯入朝主持大局”。
四月的长安城郊外,春意正浓。灞水两岸杨柳堆烟,新绿如瀑,随风轻拂水面;野桃李花纷飞若雪。远处终南山岚雾缭绕,官道上行人寥寥。
两侧农田也荒芜一片,无人耕种。李傕郭汜两个董卓残将占据长安,在长安烧杀抢掠,强行征召庶民充作士卒。关中大旱之时,郭汜李傕亦只会劫掠……曹操入长安后,满心都是如何抗敌,没来及管民生之事。
空有农田,却无农人耕种。
曹操亲自在城外等候陈昭来使,心中揣测会是谁来与他对接。
希望是一个他能搭上几句话的熟人。
最好是荀彧,当年荀彧还在袁绍麾下之时,他与荀彧便已结识,曹操都打算好了要偷偷挖袁绍墙角,谁知陈昭下手那么快。其他老熟人也行,当年各路诸侯讨董之时,他和陈昭关系还不错,经常走动……
官道尽头,一人身披玄色长袍策马疾驰,黄边袍袖随马背起伏如流火,身后一队铁骑卷起滚滚烟尘,更添肃杀之气,一面玄底黄字的“昭明”大旗迎风招展。
为首使者衣襟在风中猎猎翻卷,衬得他身形愈发挺拔。他面容清癯,眉如利剑斜飞入鬓,一双狭长的眼睛锐利如鹰,透出冷峻。薄唇紧抿,下颌线条刚硬,颧骨略高,显得坚毅而深沉。
来者正是陈宫。
曹操:“……”
他忽然觉得为了避嫌应该请陈昭换个和他不熟的人交接。
“公台,别来无恙啊。”曹操咳嗽一声,还是迎了上去。
陈宫翻身下马,一丝不苟地行礼,随即挺直腰背,冷冷一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