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1 / 2)
那,那就明日。老皇帝躺下,说完这句话,眼睛也缓缓闭上了。
梁忠替他将床帐放了下来,又点燃了凝神助眠的熏香,这才放轻了步子缓缓退出寝宫。
出了宣室殿的正殿,他脚步便是一转,很快来到偏殿之中这里原是老皇帝偶尔处理政务的书房,不过如今却是有了另一个主人。
气度沉稳的女子坐于御案之后,手起笔落间决定着一城一地甚至一国的大事。她听到梁忠进门头也没抬,只问了一句:父皇休息了?
梁忠低眉垂首,将之前发生的种种尽数告知。
长公主唇角似乎翘了下,是个略显讥诮的弧度,但却没多说什么,只道了句:知道了。说完手中朱笔正好写完最后一个字,便将这份奏疏挪开至一旁晾干,等再翻开一本新的,她才又开口道:父皇既然想见小九,那就让他见好了。
梁忠闻言欲言又止,可面对威势日重的长公主,到底没敢多说什么。他复又低下头去,应了声是,见长公主没有其他吩咐了,这才再次告退离去。
********************************************************
皇宫之中发生的种种,楚棠和夏时自然是不知道的。
两人今日在外奔波了一整日,运气比上回好了不少,看了两三处宅子都比较不错。
回到公主府,夏时一边牵着楚棠往客院走,一边说道:清水巷那处宅子还不错。那边离薛祭酒家挺近的,也算有个旧识,说不定能互相照拂。而且咱们家就两个人,就算将来需要雇人,两进的院子也完全够咱们住了。还有还有,那家有现成的水井,打水也不用出门
夏时显然对刚看的那处宅子十分满意,正兴致勃勃和楚棠说着话,就见平时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萧晏书迎面走来。她话音当即一顿,看向了对方。
楚棠也看了过去,她的态度就比夏时好上不少,主动招呼道:萧先生可是有事寻我们?
萧晏书老远就听到夏时的话了,看着两人并肩走来,说的人眉飞色舞,听的人满眼温柔,心中也不免生出了两分羡慕来。她不可避免的想到了身在宫中的长公主,这些日子两人虽然不曾断了消息,却当真许久未见了。而且长公主想要皇位,她的那些心思就只能藏在心中
想着想着,萧晏书眉宇间便闪过了一丝黯然,直到听见楚棠的招呼声,她才重新打起精神来。走到二人跟前,她也没卖关子,开门见山道:今日朝堂,长公主重审了江南旧案。
此言一出,夏时骤然感觉手上一紧,却是楚棠牢牢抓住了她。
认真说起来,江南旧案其实与她无关,毕竟当年赈灾的事楚尚书其实并没有参与。不过这件事却是个导火索,去岁楚家因此受难,如今想要翻案也同样要以此为引。
楚棠暗自咬了咬牙,腮边柔和的线条绷紧几分,旋即又松开:想来江南百姓已沉冤昭雪了吧?
萧晏书点头,便将朝堂上发生的事,以及长公主的处置尽数告诉了楚棠,末了说道:楚尚书原是为了掩盖江南旧案,被构陷下狱,殿下既然下令彻查,想必楚家翻案一事也就是这几日的功夫了。她说着顿了顿,又问:你可想要什么补偿?
说是补偿,其实也是报酬。这几个月夏时跟在长公主身边做了不少事暂且不提,前两月留在京中的楚棠也没闲着。她拜访了不少楚尚书的旧友和同僚,虽说不是人人都像薛祭酒那样立场鲜明的要帮忙翻案,但不论是出于交情还是利益,这些人也都没有将楚棠拒之门外。
也是因此,当老皇帝伤重不能临朝,长公主自己站出来要监国时,朝中反对之声并不强烈。如丞相尚书之类的高官,大多更是持默认的态度,也算间接帮长公主掌控了朝堂。
当然,这些都是不好明说的,所以萧晏书也不会说什么报酬。
楚棠心知肚明,但她想了想,竟是没什么可求的:不必了,我只想沉冤昭雪,让父亲清清白白的走而已。
至于报仇什么的,楚棠早就不在乎了,毕竟罪魁祸首可是早就死在夏时手中了她和夏时是妻妻,夏时亲手报的仇和她自己动手没什么差别。既然如此,人都已经死了,再折腾也就没什么必要了。
萧晏书闻言没觉得意外,毕竟这事的内情旁人不知道,她却是清楚的。而她想问的也不是这个,便说道:那当初楚家抄没的家产呢?还有你那些族人,如今在流放地也过得不算好。
楚家不算是大家族,但也不至于只有父女二人,事实上楚棠还有不少叔伯堂亲,当初也都被楚尚书连累流放了。不过楚棠这么久一直没提这些人,也是因为当初流放路上这些人迁怒于她,甚至楚棠重病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如此种种,双方早就没什么感情了,就算有也只剩下怨怼。
不过说到底,这些人也是被她父亲连累的,于是楚棠说道:他们也是被我家连累,等我父亲冤屈洗脱,还请殿下允他们回京吧。
至于更多的,楚棠也没提,大概等那些人回来之后,她也不打算再和这些亲戚往来了。
萧晏书点点头,这些都是应该的,接着又问了楚棠几句,见她实在没什么所求,便也不多说什么了。总之这人早就入了长公主的眼,来日殿下登基,总不会缺了她的大好前程哦不对,应该是她们小两口的大好前程。夏时虽然没什么上进心,但做事还算可靠,身上又没什么利益牵扯,来日正好守个宫门。 ↑返回顶部↑
梁忠替他将床帐放了下来,又点燃了凝神助眠的熏香,这才放轻了步子缓缓退出寝宫。
出了宣室殿的正殿,他脚步便是一转,很快来到偏殿之中这里原是老皇帝偶尔处理政务的书房,不过如今却是有了另一个主人。
气度沉稳的女子坐于御案之后,手起笔落间决定着一城一地甚至一国的大事。她听到梁忠进门头也没抬,只问了一句:父皇休息了?
梁忠低眉垂首,将之前发生的种种尽数告知。
长公主唇角似乎翘了下,是个略显讥诮的弧度,但却没多说什么,只道了句:知道了。说完手中朱笔正好写完最后一个字,便将这份奏疏挪开至一旁晾干,等再翻开一本新的,她才又开口道:父皇既然想见小九,那就让他见好了。
梁忠闻言欲言又止,可面对威势日重的长公主,到底没敢多说什么。他复又低下头去,应了声是,见长公主没有其他吩咐了,这才再次告退离去。
********************************************************
皇宫之中发生的种种,楚棠和夏时自然是不知道的。
两人今日在外奔波了一整日,运气比上回好了不少,看了两三处宅子都比较不错。
回到公主府,夏时一边牵着楚棠往客院走,一边说道:清水巷那处宅子还不错。那边离薛祭酒家挺近的,也算有个旧识,说不定能互相照拂。而且咱们家就两个人,就算将来需要雇人,两进的院子也完全够咱们住了。还有还有,那家有现成的水井,打水也不用出门
夏时显然对刚看的那处宅子十分满意,正兴致勃勃和楚棠说着话,就见平时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萧晏书迎面走来。她话音当即一顿,看向了对方。
楚棠也看了过去,她的态度就比夏时好上不少,主动招呼道:萧先生可是有事寻我们?
萧晏书老远就听到夏时的话了,看着两人并肩走来,说的人眉飞色舞,听的人满眼温柔,心中也不免生出了两分羡慕来。她不可避免的想到了身在宫中的长公主,这些日子两人虽然不曾断了消息,却当真许久未见了。而且长公主想要皇位,她的那些心思就只能藏在心中
想着想着,萧晏书眉宇间便闪过了一丝黯然,直到听见楚棠的招呼声,她才重新打起精神来。走到二人跟前,她也没卖关子,开门见山道:今日朝堂,长公主重审了江南旧案。
此言一出,夏时骤然感觉手上一紧,却是楚棠牢牢抓住了她。
认真说起来,江南旧案其实与她无关,毕竟当年赈灾的事楚尚书其实并没有参与。不过这件事却是个导火索,去岁楚家因此受难,如今想要翻案也同样要以此为引。
楚棠暗自咬了咬牙,腮边柔和的线条绷紧几分,旋即又松开:想来江南百姓已沉冤昭雪了吧?
萧晏书点头,便将朝堂上发生的事,以及长公主的处置尽数告诉了楚棠,末了说道:楚尚书原是为了掩盖江南旧案,被构陷下狱,殿下既然下令彻查,想必楚家翻案一事也就是这几日的功夫了。她说着顿了顿,又问:你可想要什么补偿?
说是补偿,其实也是报酬。这几个月夏时跟在长公主身边做了不少事暂且不提,前两月留在京中的楚棠也没闲着。她拜访了不少楚尚书的旧友和同僚,虽说不是人人都像薛祭酒那样立场鲜明的要帮忙翻案,但不论是出于交情还是利益,这些人也都没有将楚棠拒之门外。
也是因此,当老皇帝伤重不能临朝,长公主自己站出来要监国时,朝中反对之声并不强烈。如丞相尚书之类的高官,大多更是持默认的态度,也算间接帮长公主掌控了朝堂。
当然,这些都是不好明说的,所以萧晏书也不会说什么报酬。
楚棠心知肚明,但她想了想,竟是没什么可求的:不必了,我只想沉冤昭雪,让父亲清清白白的走而已。
至于报仇什么的,楚棠早就不在乎了,毕竟罪魁祸首可是早就死在夏时手中了她和夏时是妻妻,夏时亲手报的仇和她自己动手没什么差别。既然如此,人都已经死了,再折腾也就没什么必要了。
萧晏书闻言没觉得意外,毕竟这事的内情旁人不知道,她却是清楚的。而她想问的也不是这个,便说道:那当初楚家抄没的家产呢?还有你那些族人,如今在流放地也过得不算好。
楚家不算是大家族,但也不至于只有父女二人,事实上楚棠还有不少叔伯堂亲,当初也都被楚尚书连累流放了。不过楚棠这么久一直没提这些人,也是因为当初流放路上这些人迁怒于她,甚至楚棠重病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如此种种,双方早就没什么感情了,就算有也只剩下怨怼。
不过说到底,这些人也是被她父亲连累的,于是楚棠说道:他们也是被我家连累,等我父亲冤屈洗脱,还请殿下允他们回京吧。
至于更多的,楚棠也没提,大概等那些人回来之后,她也不打算再和这些亲戚往来了。
萧晏书点点头,这些都是应该的,接着又问了楚棠几句,见她实在没什么所求,便也不多说什么了。总之这人早就入了长公主的眼,来日殿下登基,总不会缺了她的大好前程哦不对,应该是她们小两口的大好前程。夏时虽然没什么上进心,但做事还算可靠,身上又没什么利益牵扯,来日正好守个宫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