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夏时听后还是苦着脸,有些不满意:那一天也得耗费大半时间在宫中啊。
  楚棠听到这话便笑了,她反问道:那不然呢?你不准备当值,还准备成天待在家里啊?我可先与你说了,就算你成天待在家中,我也是不在家的。
  夏时闻言一愣:你不在家,去哪儿?
  楚棠笑而不语,并没有立刻回答她,难得卖了回关子。不过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并没有拖延太久,几天之后夏时就知道了。
  几日后,王申和唐奕等人终于回京了。
  这一行人南下去得也够久,在江南足足耽搁了小半年时间。尤其王申感触最深,他当初奉旨南下时还是先帝当朝,如今从江南回来,却连皇位上的帝王都换过一遍了。
  好在她们在江南这些日子也没有白费。江南旧案虽是新帝亲自翻案的,但王申和唐奕这几月在江南却也完全闲不下来。他们重新梳理了人口土地,又惩治了贪腐怠政的地方官,最后将收回的土地重新分配给了百姓,总算是将纷乱的江南暂时安顿好了。
  这些原本并不容易做到,但好在先帝恰在这时驾崩了。长公主先是监国,后又登基,成了唐奕等人最坚实的靠山,两人这才顺利完成了分地之事。
  不过这事至此也没完,之后新帝还需下令迁移部分百姓过去,才能彻底填补江南的缺失。
  当然,这些就和夏时没什么关系了。她只是在宣政殿外值守的时候,惊喜的看到了自己师父,偷偷打个招呼:唐奕,你回来了?
  唐奕见她一身羽林校尉的装扮,也不由一笑,冲她眨眨眼。
  可惜两人并未来得及叙旧,唐奕和王申等人就被宣召,于是赶紧整理仪容入了殿中。
  王申南下平乱一事满朝皆知,倒是唐奕本不该出现在江南的,却是受了长公主之命提前去了江南,甚至还和叛军搅和在了一起。如果还是先帝一朝,她少不得要被朝臣们抨击,然后治罪。可谁让现在坐在皇位上的是长公主呢,唐奕踏进朝堂时,腰板挺得笔直。
  果不其然,今日的朝堂无人敢问责于她,等后来皇帝论功行赏,她也和王申一个待遇。
  说来唐奕本就是朝堂上头一个女官,先帝朝时她就是正经有品级的武将,只是当初先帝并不待见这女将军,才让她遭到了冷落。
  可现在女帝当朝就不同了,皇帝对于自己人也足够大方:王申、唐奕,平定江南之乱有功。现擢升王申为刑部尚书,唐奕为云麾将军,兼领羽林。
  此番官职擢升不可谓不大,二人赶紧谢恩,朝堂众人也并不觉得意外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登基时间虽然不长,但各部官员调动得却不少。有人升官,有人降职,还有人被抓住把柄直接一败涂地,新帝的手段可谓是雷厉风行,大家也都习惯了。
  不过显然,新帝这次想要提拔的远不止唐奕一人。趁着这个机会,原本聚拢在长公主身边的一应旧属也都得到了封赏。
  比如一直追随在她身侧,帮她处理大小事务的萧晏书,这次便被提拔为了侍中。再比如这几月没少为长公主奔走,联络故旧的楚棠,也女承父业入了户部,做了个郎中。此外还有一心帮扶长公主的承恩侯府众人,包括沈知微在内都各有封赏。
  好在新帝提拔新人归提拔新人,倒也没有一下子将人放至高位。再加上朝中对于女官的出现也早有准备,倒也没有闹出什么波澜,这日过后宣政殿中很快就多了许多女郎的身影。
  别人如何,夏时倒不在意,她只惊喜于自己这么快就在宫中见到了楚棠。
  *****************************************************
  一场冗长的早朝散去,楚棠和几个新封的女官结伴走了出来,手中还捧着刚领到的官服一般来说,官服都是官员们自己掏腰包定制的,朝廷并不会为每个新官发放官服。但这群女官显然是特例,而她们能这么快拿到官服,自然是女帝早有准备的。
  几个人都有些兴奋,虽然她们在追随长公主时,都畅想过今日场景。可等她们真的站在了朝堂上,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官服,还是不免高兴。
  萧晏书也不例外,她笑着冲几人说道:今日大喜,我请诸位往闻香楼一聚可好?
  几人本就是公主府旧识,关系还算亲密,闻言自然都应了好。
  姑娘们今日才封的官职,也不必立刻去衙门上值,高高兴兴就要出去小聚。楚棠混在其中原本也没打算做那例外,只是跟着众人走了没几步,忽的感觉后背一凉,像是被什么盯上了。
  她心里隐约生出些不好的预感,顺着感觉回头一看,立时就对上了夏时幽怨的目光夏时今日就在宣政殿外当值。几人刚才说说笑笑着走过,楚棠一个没留神,居然忽视了准备恭喜她的夏时,直接从她面前走了过去。
  这这这老婆生气了,难道要在皇宫里哄人?
  楚棠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封官的兴奋也不见了,她只觉得头皮发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