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1 / 4)
戏班姑娘退下,剩下惜文姑娘唱完戏里最后一折,问她:“我家雪亭,可是参透酸辛了?”
白雪亭霎时鼻尖一酸。
她问出那个想问很久的问题:“惜文,东宫的日子,你是怎么忍过去的?”
李惜文有一双天生悲悯的眼睛,仿佛是世间最妙的灵丹,能抚平所有伤痛。
她温柔看向白雪亭,“忍不过去的。那是个吃人的地方,男人或许无所觉,女儿家去了,非要沦落到剥皮抽筋地步不可。”
李惜文拥住了她,“我受过这苦,本来我还抱有侥幸。想着我受苦是因为傅景恩不是好归宿。可是今天看到你来,我才知道,杨行嘉这样靠得住的人,进了宫也是没有用的。雪亭,你想离开,对吗?”
白雪亭做什么,李惜文都是能看穿的。
她点了点头,“我很累。”
“那就走吧。”李惜文轻轻拍拍她后背,像哄自己的孩子,“我是懒人,没那个离开长安的勇气。不如你带着我那份一起走?你看过的风景,我也就当看过了。”
-
十月初,东陵*渡。
渡口永远是热闹的,送别的、远行的,或悲伤或忐忑地聚在一处浅浅的河岸。等待船儿松了锚,随水逝去。
做纱绸生意的秦娘子看中了一个绿衣女孩,那是真漂亮,花瓣似的一张脸,身段窈窕玲珑,皮肤白得像瓷,当真冰肌玉骨。
秦娘子上前与这姑娘搭话:“妹子,往何处去?”
绿衣姑娘有一把清冽的好嗓子:“去南方。”
“做生意?”
“不,去读书。”
国朝不禁女孩读书,若读得好,甚至可以参加制举授官。
秦娘子心里愈发喜欢这个姑娘,“我也去南边,船上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你一个人,不如就跟我搭伴吧。”
绿衣姑娘笑着点点头,“好呀。”
那姑娘,自然就是刚纵马离了长安的白雪亭。
她倒也没对秦娘子撒谎。
南湖书院院首寄来一封信,言明书院近日想编纂一册五代史,请遍国朝名士学者,差她白雪亭一个,总觉得不圆满。
这封信压在她案头有十日了,白雪亭一直犹豫。
多少得感谢圣人,好让她下定决心。
客人鱼贯而入,快要到开船的时候,岸上人群被疏散到远处。
便在蓄势待发的此时,一切忽然中止。
一队人马整齐庄重而来,刹那间围住渡口,他们都穿统一的制式盔甲,里面是雀蓝色的袍子。
秦娘子不认识,有些慌乱:“是府兵吗?渡口出啥事了呀,怎么军方来了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