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2 / 3)
黄先生留饭,庄绍耀见黄巧在,十分不便,便坚持推了,回到房中与何二一起用饭。
待庄绍耀离开后,黄先生指着门外,对女儿笑说:“真是天助我也。”
黄巧闻言,满脸通红,一边跺脚,一边说:“爹,你在说什么,我不懂。”
黄先生笑了一下继续用饭,仿佛自言自语般:“奇了怪了,若找个温柔厚道的女子,十停有九停都是。但要找个温和厚道的男子,怎么就打着灯笼也难找呢?”
却说庄绍耀吃了晚饭,打发走何二,自己坐在窗下,外面黑魆魆一片,依稀听见楼下的喧嚣。
他的脑子里都是黄姑娘,荆钗布裙,不施粉黛,连簪花也不曾戴,乌黑的头发随意挽着,当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刚才,他竭力地掩饰激动的心情,终于没有像傻小子一样呆呆愣愣的。但庄绍耀不断回忆刚才的表现,又嫌弃自己过于正直,说话冷淡,须知很多女子不喜欢这样的男子。
庄绍耀又想起了黄先生,当初他在胡巡抚门下,身着绫罗绸缎,头戴方巾,温文尔雅,如今怎么落魄成这个样子呢?真是可怜了黄姑娘一介深闺小姐。
第47章 江船
◎好是好,只怕你忘了。◎
次日一早,庄绍耀洗漱一番,先下去一趟,叫了粥菜吃。听见隔壁开门声,便起身去见黄先生。
黄先生三人正在吃饭,见了他来,忙叫小舍加椅子摆碗筷。庄绍耀笑说:“我吃了过来先看看。”
又见黄先生粥用了小半碗,便笑道:“不管什么病,只要能吃饭,就快好了。我先回去,你们好了,千万叫我。”
说完,庄绍耀便回到房中看书。过了半日,听见门响,开门一看是黄巧,只见她穿着蓝绸袄儿,白绫裙,乌发挽着髻,簪着一支碧玉簪,并无绢花,耳边青金石坠子,眉眼秀美。
“三公子,我爹让我来问你可方便?”黄巧道。
庄绍耀回过神,笑道:“这就来。”他跟着黄巧来到房间,对黄先生说:“刚才何二过来说,马车已经到了。”
黄先生笑说:“多谢。”然后,转头对黄巧说:“你和小舍留在客栈,不要出去,我们去去就回来。”
庄绍耀扶着黄先生辞了黄巧,下了楼,登上马车,朝着医馆的方向去了。
黄先生问起庄绍耀进学的事情来,“你家一门两进士,你和你弟弟学问也好,可曾进学?”
庄绍耀道:“我弟弟进了学,只是我,说来惭愧,未曾进学。”
黄先生颔首笑道:“你与你弟弟学问相差无几,他能进,你也能进,只是差了些缘分,不要着急。最近读什么书?跟着谁读?”庄绍耀答了。
不多时,便到了医馆。庄绍耀扶黄先生下车,来到内堂,找了学徒相问,那名医未曾出诊,恰好在家。
黄先生取了十几个钱给学徒,学徒接了笑说:“老丈暂歇,等我叫你。”半日后,他出来笑说:“师父请老丈过去呢。”
二人跟着学徒来到里面的内堂,见了老大夫,诊脉开方抓药自是不提。
原本庄绍耀见黄先生一家窘迫,随身带了钱就要付账,却被黄先生拦住,从钱袋里取出二两银子递给学徒。
二人坐回车上,黄先生对他笑说:“你莫要误会了,这世道乱,我们病的病,弱的弱,不敢露财于白。”
庄绍耀听了,道:“何不雇几个人跟着,也好过你们辛劳?”
黄先生叹了一口气道:“我何曾不想这样?原本已经雇了仆从,临走听说了一件骇人听闻的大事。”
“什么事?”庄绍耀问。
黄先生道:“那人你二哥认识,就是刘翰林。他辞官归乡,雇的仆从半道上见财起意,杀了刘翰林一家,扬长而去,朝廷发了海捕文书,至今没有半点音讯。” ↑返回顶部↑
待庄绍耀离开后,黄先生指着门外,对女儿笑说:“真是天助我也。”
黄巧闻言,满脸通红,一边跺脚,一边说:“爹,你在说什么,我不懂。”
黄先生笑了一下继续用饭,仿佛自言自语般:“奇了怪了,若找个温柔厚道的女子,十停有九停都是。但要找个温和厚道的男子,怎么就打着灯笼也难找呢?”
却说庄绍耀吃了晚饭,打发走何二,自己坐在窗下,外面黑魆魆一片,依稀听见楼下的喧嚣。
他的脑子里都是黄姑娘,荆钗布裙,不施粉黛,连簪花也不曾戴,乌黑的头发随意挽着,当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刚才,他竭力地掩饰激动的心情,终于没有像傻小子一样呆呆愣愣的。但庄绍耀不断回忆刚才的表现,又嫌弃自己过于正直,说话冷淡,须知很多女子不喜欢这样的男子。
庄绍耀又想起了黄先生,当初他在胡巡抚门下,身着绫罗绸缎,头戴方巾,温文尔雅,如今怎么落魄成这个样子呢?真是可怜了黄姑娘一介深闺小姐。
第47章 江船
◎好是好,只怕你忘了。◎
次日一早,庄绍耀洗漱一番,先下去一趟,叫了粥菜吃。听见隔壁开门声,便起身去见黄先生。
黄先生三人正在吃饭,见了他来,忙叫小舍加椅子摆碗筷。庄绍耀笑说:“我吃了过来先看看。”
又见黄先生粥用了小半碗,便笑道:“不管什么病,只要能吃饭,就快好了。我先回去,你们好了,千万叫我。”
说完,庄绍耀便回到房中看书。过了半日,听见门响,开门一看是黄巧,只见她穿着蓝绸袄儿,白绫裙,乌发挽着髻,簪着一支碧玉簪,并无绢花,耳边青金石坠子,眉眼秀美。
“三公子,我爹让我来问你可方便?”黄巧道。
庄绍耀回过神,笑道:“这就来。”他跟着黄巧来到房间,对黄先生说:“刚才何二过来说,马车已经到了。”
黄先生笑说:“多谢。”然后,转头对黄巧说:“你和小舍留在客栈,不要出去,我们去去就回来。”
庄绍耀扶着黄先生辞了黄巧,下了楼,登上马车,朝着医馆的方向去了。
黄先生问起庄绍耀进学的事情来,“你家一门两进士,你和你弟弟学问也好,可曾进学?”
庄绍耀道:“我弟弟进了学,只是我,说来惭愧,未曾进学。”
黄先生颔首笑道:“你与你弟弟学问相差无几,他能进,你也能进,只是差了些缘分,不要着急。最近读什么书?跟着谁读?”庄绍耀答了。
不多时,便到了医馆。庄绍耀扶黄先生下车,来到内堂,找了学徒相问,那名医未曾出诊,恰好在家。
黄先生取了十几个钱给学徒,学徒接了笑说:“老丈暂歇,等我叫你。”半日后,他出来笑说:“师父请老丈过去呢。”
二人跟着学徒来到里面的内堂,见了老大夫,诊脉开方抓药自是不提。
原本庄绍耀见黄先生一家窘迫,随身带了钱就要付账,却被黄先生拦住,从钱袋里取出二两银子递给学徒。
二人坐回车上,黄先生对他笑说:“你莫要误会了,这世道乱,我们病的病,弱的弱,不敢露财于白。”
庄绍耀听了,道:“何不雇几个人跟着,也好过你们辛劳?”
黄先生叹了一口气道:“我何曾不想这样?原本已经雇了仆从,临走听说了一件骇人听闻的大事。”
“什么事?”庄绍耀问。
黄先生道:“那人你二哥认识,就是刘翰林。他辞官归乡,雇的仆从半道上见财起意,杀了刘翰林一家,扬长而去,朝廷发了海捕文书,至今没有半点音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