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永琏松口气,这时候想换额驸已经晚了。主要是因为这次行围,钮伦在观猎台上看见了巴勒珠尔,对自己的未来额驸很满意。
  估计巴勒珠尔也瞧见钮伦了,最近整个人都冒着粉红泡泡。
  说起孙辈,乾隆就想起已经成亲的大儿子。“你大哥成亲也有一年多了,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永琏忙道:“才一年多,您急什么啊!您还这么年轻,怎么就急着抱孙子呢?”
  “瞧你这话说的,谁不盼着当玛法啊?”乾隆说完又看了眼永琏,“你放心,谁家生长孙这事儿没那么要紧。”
  永琏愣了下才明白汗阿玛的意思,汗阿玛以为自己不想让大哥生长孙。
  “儿子哪里会纠结这个。”永琏不高兴道:“我和未来福晋就是没给您生孙子,您还能嫌弃我们不成?”
  乾隆:“那还是有点嫌弃的。”
  永琏:“……”
  乾隆在儿子的光脑门上拍了拍,“别人家倒还罢了,你的子嗣问题尤为重要。”
  父子俩说了会儿话,乾隆要开始批阅奏折。他就让永琏在旁边帮忙,把请安折子都挑出来。
  回程的路上,永琏每天都被召到身边干活,有时候乾隆和官员们商议政务,也会叫永琏旁听。
  今年粮食歉收,现在当务之急是稳定粮价。与此同时,乾隆也安排厦门等口岸的商人去南洋买粮。
  好在这两年国库充盈,否则连着几年遇上这种事儿,百姓真要吃不上饭了。
  回程没有坐火车,因为乾隆要带着太后去汤泉小住。
  随行的侍卫兵丁贺官员则先回京当值。
  雍正在位期间没来过汤泉行宫,这边的建筑稍显破败。乾隆就想修缮一番。
  纠结几天,他又打消了这个念头。明年永琏成婚,过两年就是钮伦和费雅,永琏可以暂时不出宫开府,公主府却不能不准备。这都需要银子。
  至于汤泉行宫,既然住着不舒服,以后就少来吧。
  允禄掌管内务府多年,早摸清了乾隆的习惯。这人可不像先帝一样,崇尚节俭,在哪儿都能凑合。
  当今这位皇上从小就没吃过苦,知道节俭,但那都是从书本上学的。该铺张浪费的时候一点不心疼。
  他以为乾隆见汤泉的房子不好,肯定会提出修缮行宫。连理由允禄都替他想好了,肯定会说,汤泉行宫是圣祖他老人家住过的地方,自己无法眼睁睁看着这里变得破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