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永琏知道班滚没死,这人非常顽强,后来又回到瞻对,直到一平金川结束,莎罗奔投降,他被清廷威势所慑,才真正投降。
  因为朝廷始终没有真正征服瞻对,导致周围土司轻视朝廷,才有了金川叛乱。
  永琏就劝汗阿玛,“您的顾虑很有必要。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班滚和藏地活佛关系一向密切,万一逃去藏地,勾结那边的人一起对抗朝廷可如何是好?”他要把事情说的严重一点。
  不能就这样轻易收兵!
  且不提班滚之战对后续大小金川战役的影响,就说朝廷内部,因为庆复急于收兵,假称班滚被烧死,最后班滚回到瞻对,庆复也因谎报军情被赐死。
  后来大小金川和平准平回出现过好几次谎报军情的事情,永琏他们的前武师父策楞,和额尔登额的阿玛永常,都干过这种蠢事。朝廷损失好几名将领不说,乾隆也失去几名近臣。
  归根结底是这些人立功心切。
  永琏就想以瞻对的事情提醒之后的将领,别急着报喜,一旦朝廷发现你谎报军情,是要掉脑袋的。
  乾隆最怕土司和藏地之人勾结,之前藏地活佛还表示愿意写信帮着清廷劝降班滚,被乾隆拒绝了,班滚不听朝廷的,听藏地活佛的。这岂不是反而证明朝廷无能?
  “确实不可草率收兵。”
  “不妨借着这个机会,彻底施行改土归流。”永琏道:“以绝后患。”
  庆复的意思是让土司协助朝廷管理,只是将瞻对分成一些小寨子,瓦解他们的势力。
  这样远远不够,土司们聚在一起,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利益。不是物理上隔开就能解决问题的。
  永琏的想法是一鼓作气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瞻对如果能被朝廷控制,莎罗奔等周边土司也就不会那么猖狂了。
  虽然乾隆十全武功听起来很辉煌,也成就了很多名将。但其中牺牲的兵丁将士不计其数,耗费的军饷更是可观。受苦的是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
  如果能避免战争,当然是值得的。
  乾隆没想到平日没什么脾气的儿子在这件事上态度还挺强硬,“打仗需要钱。”
  “弘晈叔不是带钱回来了?”永琏笑:“这笔钱说不定就是上天赐给朝廷改土归流用的。”
  乾隆:“……”
  乾隆想想也是,趁着朝廷有钱,把瞻对的问题解决了。以免后期朝廷和南掌、安南等国做生意,这些土司又出来捣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