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原住民的部落首领又向大清求助,弘晈就偷偷送给他们一些火器让他们抵抗西班牙人。
  等西班牙的军队疲于应付之时,弘晈才出面表示,想买下这片地方。
  因为这片地方不临海,气候干燥炎热。原住民又很野蛮难驯,西班牙人权衡利弊,就答应了。
  当地原住民很愿意归降大清,大清的人虽然会让他们在当地干活,但是不会将他们贩卖到别的地方。
  所以这片地方现在不是大清的藩属国,就是大清的土地。那里的原住民也是大清的臣民。
  怎么治理这片地方,就成了乾隆和官员们要讨论的问题。
  距离这么远,朝廷下发一道谕旨,一年半载才能收到,是不可能当做一个普通行省来治理的。
  很多官员就建议,让弘晈去此地做藩王,每年给朝廷缴税纳贡,在派一些驻军过去,三五年替换一次,以免当地的原住民造反。
  乾隆想了想,也只能如此。
  六月底,弘晈回到京城。
  他整个人都瘦的皮包骨,皮肤也晒黑了,一见了乾隆,就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奴才一路上九死一生,真没想到还能回到大清,回到京城,见到主子爷。”
  乾隆没想到弘晈如此狼狈,心中酸涩,也不由落泪。
  他进城时,是弘昌、弘晓去接的,俩人已经哭过了,这会儿又忍不住红了眼眶。
  按照朝廷的计划,弘晈顶多在京城待半年,明年就要回到利未亚做藩王。这回去,要把家眷也带去。
  去那么远的地方当藩王,还不如在京城做个普通宗室。
  可弘晈在当地已经有了一定影响力,对当地的事务也比较了解,这片土地也是他买下来的,换别人去都不合适。
  弘晈回京当日,就接受了理藩院召封,封为利亲王。
  弘晈一点都高兴不起来,那破地方虽然有金银,但他真的不想再去了啊!
  他当上藩王的第一天就盼着朝廷削藩,还和乾隆讨价还价,他顶多干二十年,二十年后,请皇上换别人去。
  乾隆无奈,只好答应。
  二十年后自己也步入晚年,甚至可能不在了,让谁去接替弘晈,就是永琏该操心的事儿了。
  弘晈的船队这一路和佛郎机人、西班牙人、法兰西人都交过手。还带回来一些他们的武器。
  法兰西的舰队上常用一种带刺刀的枪,朝廷也可以仿造一批,用于水战。
  还有各种适合水上作战的火炮,通通送去火器营和武备院,让他们研究。
  当时随弘晈出海的有一千人,回来的只有三百多人,另外两百多人留在当地维持统治,还有两百多人在利未亚的其他地方做生意。剩下的人则都死在了路上。
  这其中一大半是旗人,朝廷给他们家里发了抚恤银两。有的还给了轻车都尉的爵位。
  留在利未亚的兵丁将士,朝廷也挨家挨户报信,并询问他们愿不愿意去那边与家人团聚。
  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去,有些家里会派十几岁的孩子去利未亚给父亲打下手,也算尽孝。
  乾隆跟永琏讨论起这件事,就忍不住道:“这些人的妻妾,一听那边的日子苦,都不愿意去,宁愿在家里侍奉公婆。真是无情……”
  永琏:“……如果她们说愿意去,您又要说他们抛下一家老小,就为了夫妻团聚,实在自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