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3 / 3)
楚服摇头又点头:“那我就不逗留了,因为这次一定很快就会再见的。”
*
这是楚服头一回走正路出宫,居然还有些不太习惯。
可惜她的宅邸离皇宫算不上远,绕过闹市就停了下来,没等她多享受一会儿这御赐的车,门帘就被几个婆婆掀开了:“将军回来啦!”
楚服从小是服侍人的,现在让她心安理得地招一大堆人照顾自己,她做不来。府邸大多“下人”,都是上了年纪,眼神和腿脚不太利索的布坊女工。
平时给其他女工做做饭,洗洗衣服,偶尔服侍一下楚服,也能领着不多的月银。
到了她们这个年纪,这样的活在寻常家里似乎已经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并不被尊重,动辄打骂。
可到了楚服这儿,布坊的姑娘们会变着法地夸婆婆们做饭好吃、衣服洗的干净,每个月做着一样的活,虽然累点,但居然还能拿到一点属于自己的银子,在别处几乎想也不敢想。
因而婆婆们服侍起楚服来分外热情,让她一个年过二十的小孤儿,感觉自己忽然多出来了一大堆妈妈,关心吃饱穿暖的问题。
她有些享受,又有点不太自在,往往又会得到婆婆们更多的关心和怜爱。
这支不成型的“婆婆大军”成了布坊最重要的眼线,京城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打听到,很快就知道了那个“告密的小士兵”,果然和一家染布行沾亲带故的。
那染布行的衣服在长安城中算不得数一数二,也常常赶不上时兴的样式,却比别人多一样蜀锦,卖得奇贵。
婆婆们不光打听,以为楚服很有兴趣,还买了一小块帕子回来给她。
楚服是为了查事情才问的,布坊的具体事务都是夏书禾安排的人去做,又不是她亲自在打理,因而对那蜀锦并不上心。
但那一小片布料上,用彩线绣着一对栩栩如生的鸳鸯,精巧得很。
她因此把那帕子翻来覆去地看,最后下了结论:“拿来做喜被倒不错。”
婆婆们笑道:“就说将军是有了心上人,特地买了鸳鸯的帕子,果然错不了。”
楚服坦荡地点了点头:“参军之前就说过要娶她,可不能食言,做了将军就把旧人忘了。”
“只是做锦被可还要等一阵子,他们家的蜀锦都被几个将军买光了。”
“买光了?什么事儿要用这么多?”
婆婆们犯了难:“没听说过谁家有喜事,只知道各家都买了不少。也许是李丞相升了大官,要庆祝罢了。”
见楚服面露为难,她们赶紧补充道:“虽然只剩下几个帕子了,但要是急用,让我们的姑娘仿着样式做几匹也是可以的。将军的大事要紧,我们熬几个夜也就出来了。” ↑返回顶部↑
*
这是楚服头一回走正路出宫,居然还有些不太习惯。
可惜她的宅邸离皇宫算不上远,绕过闹市就停了下来,没等她多享受一会儿这御赐的车,门帘就被几个婆婆掀开了:“将军回来啦!”
楚服从小是服侍人的,现在让她心安理得地招一大堆人照顾自己,她做不来。府邸大多“下人”,都是上了年纪,眼神和腿脚不太利索的布坊女工。
平时给其他女工做做饭,洗洗衣服,偶尔服侍一下楚服,也能领着不多的月银。
到了她们这个年纪,这样的活在寻常家里似乎已经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并不被尊重,动辄打骂。
可到了楚服这儿,布坊的姑娘们会变着法地夸婆婆们做饭好吃、衣服洗的干净,每个月做着一样的活,虽然累点,但居然还能拿到一点属于自己的银子,在别处几乎想也不敢想。
因而婆婆们服侍起楚服来分外热情,让她一个年过二十的小孤儿,感觉自己忽然多出来了一大堆妈妈,关心吃饱穿暖的问题。
她有些享受,又有点不太自在,往往又会得到婆婆们更多的关心和怜爱。
这支不成型的“婆婆大军”成了布坊最重要的眼线,京城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打听到,很快就知道了那个“告密的小士兵”,果然和一家染布行沾亲带故的。
那染布行的衣服在长安城中算不得数一数二,也常常赶不上时兴的样式,却比别人多一样蜀锦,卖得奇贵。
婆婆们不光打听,以为楚服很有兴趣,还买了一小块帕子回来给她。
楚服是为了查事情才问的,布坊的具体事务都是夏书禾安排的人去做,又不是她亲自在打理,因而对那蜀锦并不上心。
但那一小片布料上,用彩线绣着一对栩栩如生的鸳鸯,精巧得很。
她因此把那帕子翻来覆去地看,最后下了结论:“拿来做喜被倒不错。”
婆婆们笑道:“就说将军是有了心上人,特地买了鸳鸯的帕子,果然错不了。”
楚服坦荡地点了点头:“参军之前就说过要娶她,可不能食言,做了将军就把旧人忘了。”
“只是做锦被可还要等一阵子,他们家的蜀锦都被几个将军买光了。”
“买光了?什么事儿要用这么多?”
婆婆们犯了难:“没听说过谁家有喜事,只知道各家都买了不少。也许是李丞相升了大官,要庆祝罢了。”
见楚服面露为难,她们赶紧补充道:“虽然只剩下几个帕子了,但要是急用,让我们的姑娘仿着样式做几匹也是可以的。将军的大事要紧,我们熬几个夜也就出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