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柴荣扬眉道:“自然是毕其功于一役,荡平全境。”
  这话真是说到韩琦心坎里去了,他在外战方面,一向态度激进坚决。
  在他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什么主和还是主战的问题。
  而是西夏这个僭伪政权从一开始就不该存在,必须被全部推平。
  当年在好水川,他就是被自己人坑了,部署的五路军队齐出,变成了一路孤军奋战。
  不然有希望生擒李元昊。
  君臣二人大致了解了对方的志向,说了一些灭夏战略,又提起朝中内政。
  此尤韩琦所长,事无巨细,皆能一一道来。
  柴荣与他谈完之后,心中也有谱了,很放心地将一应事务全都交给了他。
  还留下了自己的佩剑,以节制文武百官,可以先斩后奏。
  这下真成宋摄宗……啊不是,周摄宗了。
  ……
  文彦博听了消息,眼睛红得快要滴血。
  世事何其不公!
  他愤愤不平地说:“他韩稚圭不就是脸长得好看了一点,会写文书,会练兵,有那么点军功,怎么就这么好命!”
  “遇见了赏识他的君主不说,竟然还全心全意地信任他!”
  “他身为文官,整日和武将厮混在一起像什么样子,如何给满朝仁人志士作表率!”
  一旁,刘敞也是大力点头赞同:“还有那狄青,分明狼子野心,周世宗自恃勇力能驾驭恶狼,未来必定为他所噬,我在地狱里等着他们到来!”
  此人正是一个大虎伥。
  正是他造谣,狄青家出现了种种异象,什么家里的狗忽然头上长角,房子里夜间发光之类的,仿佛当年太祖登基前夕。
  从而引发了后来的种种事端。
  御史吕景初同样十分恼火:“一个泼才,杀了就杀了,柴荣何至于万里迢迢跨位面为他鸣不平,操这么多心,难怪死得早!”
  “还有那些成天凑热闹的观众,净是在火上浇油,为非作歹,丝毫没有意识到狄青的危害性!”
  这吕景初,乃是朝中弹劾狄青的先锋,一连写了数十封奏章,极力中伤,陈述其危害。
  文彦博一听,大为赞同。
  “柴荣此人,何足称道!不过是亲自披甲上阵罢了。君不见圣人治天下,以德服人?他倒好,躬亲行伍,涉泥踏血,自谓英雄!这般粗鄙之举,难怪和狄青惺惺相惜!”
  “儒家自古提倡以和为贵,君子当修文德,怀柔远人,柴荣就算打了胜仗又有什么用,不若我澶朝之盟,区区岁币即可退敌!”
  “我儒家圣人有言,安贫乐道,知足不辱。偏他不甘居偏安一隅,偏要收复什么三关十七县,劳碌不休!”
  文彦博嘲笑一通,眸中散发出恶毒的光。
  忽然压低声音道:“周世宗反正也快死了,等会他过来,人生地不熟,我们不妨略施小计,买通膳房的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