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2 / 4)
遗言宛在,英名亦垂于竹帛。
李存勖叹息一声,眸中涌起了深深的沉痛之色。
另一边,祖逖对比着大明那边提供的人物资料,翻翻拣拣,终于找到了夏完淳的牌位。
他郑重地捧起,转头看向了身边的刘琨:“越石,这位小朋友很像从前的你呢。”
刘琨:?
真的吗,我不信。
刘琨本处在北方一干匈奴人、羯人的虎狼环伺中,处境孤立,十分危险。
段匹磾这个大贼子,见他后世名声如此之好,更是打算提前将他杀了。
幸好,祖逖在许愿墙的帮助下,奇迹般地定位到了他,忽然神兵天降,将他给捞了出来。
刘琨因为受了伤,脸色还有些苍白,明眸却一片清净,神采奕奕:“我少时但知金玉其芳,醉酒欢歌,尚不如夏完淳远甚。”
十六岁的小天才啊,文武双绝,束发从军挟剑惊风。
其才也无双,其质也金玉,其志也凌云。
一切的一切,都终结于刑场的决然赴死,化为那句「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的叹息。
“何必妄自菲薄”,祖逖失笑,伸出手,轻轻握住了他腕底,“走吧,同去风烟中再战一场。”
“好”
刘琨本想顺手带走夏完淳的老师陈子龙的牌位,却被负责人柳如是客客气气地告知,这个不用拿。
“他是我从前的夫君,我会将他带回故土的。”
刘琨:“……”
行吧,那他就带走小夏的父亲夏允彝好了。
韩信左看看右看看,最终拿了江阴三公的牌位。
自己是淮阴人,这是江阴——距离不太远,多少沾点边?
江阴三公阎应元、陈明遇和冯厚敦,他们只是平民百姓,但心怀大义。
为了抵抗剃发易服令,带领城中居民,力扛二十四万清军铁骑,独守孤城八十一天,斩杀鞑子三王十八将。
在墙上血书留下遗言: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城破后,暴怒的鞑子对此地进行了屠城,死者近二十万。
韩信将三个牌位抱起,向来很稳定、杀伐果断的手,忽然有了轻微的颤抖。
这就是他追随开国的大汉啊。
漫长的岁月之后,还有人坦然迎向刀头,只愿身著汉家衣冠。
多么的令人骄傲…… ↑返回顶部↑
李存勖叹息一声,眸中涌起了深深的沉痛之色。
另一边,祖逖对比着大明那边提供的人物资料,翻翻拣拣,终于找到了夏完淳的牌位。
他郑重地捧起,转头看向了身边的刘琨:“越石,这位小朋友很像从前的你呢。”
刘琨:?
真的吗,我不信。
刘琨本处在北方一干匈奴人、羯人的虎狼环伺中,处境孤立,十分危险。
段匹磾这个大贼子,见他后世名声如此之好,更是打算提前将他杀了。
幸好,祖逖在许愿墙的帮助下,奇迹般地定位到了他,忽然神兵天降,将他给捞了出来。
刘琨因为受了伤,脸色还有些苍白,明眸却一片清净,神采奕奕:“我少时但知金玉其芳,醉酒欢歌,尚不如夏完淳远甚。”
十六岁的小天才啊,文武双绝,束发从军挟剑惊风。
其才也无双,其质也金玉,其志也凌云。
一切的一切,都终结于刑场的决然赴死,化为那句「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的叹息。
“何必妄自菲薄”,祖逖失笑,伸出手,轻轻握住了他腕底,“走吧,同去风烟中再战一场。”
“好”
刘琨本想顺手带走夏完淳的老师陈子龙的牌位,却被负责人柳如是客客气气地告知,这个不用拿。
“他是我从前的夫君,我会将他带回故土的。”
刘琨:“……”
行吧,那他就带走小夏的父亲夏允彝好了。
韩信左看看右看看,最终拿了江阴三公的牌位。
自己是淮阴人,这是江阴——距离不太远,多少沾点边?
江阴三公阎应元、陈明遇和冯厚敦,他们只是平民百姓,但心怀大义。
为了抵抗剃发易服令,带领城中居民,力扛二十四万清军铁骑,独守孤城八十一天,斩杀鞑子三王十八将。
在墙上血书留下遗言: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城破后,暴怒的鞑子对此地进行了屠城,死者近二十万。
韩信将三个牌位抱起,向来很稳定、杀伐果断的手,忽然有了轻微的颤抖。
这就是他追随开国的大汉啊。
漫长的岁月之后,还有人坦然迎向刀头,只愿身著汉家衣冠。
多么的令人骄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