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2 / 2)
李遗看着旁边的画,上面的色彩褪去不少,但依稀还能看清楚。只见上面的人们跪在海边,周围摆满了桌子,上面摆满了供品。一个穿着黑袍的人站在最前面,带着面具,正在起舞。
风吹雁和白藏也走过去,对着画看了起来。
风吹雁道:“这里离岭海还有不短的距离,走过去至少要两三天,但是画上的这十多个人,看他们穿着,应该是王室的人,夜兰古国的人应该很重视这种祭祀活动。不然也不会画得如此细致,连衣服上的花纹都画了出来。”
李遗又往右边走,去看旁边的几幅字。
这几幅是用好几百张纸拼起来的,每一页纸都记载了重要的历史事件。最初的记载,是从夜兰古国建之初开始的。
夜兰古国的第一位国君,是个中原人。具体籍贯在哪已经无从考究,后人大概推测是从北方来的。这位国君,英明能干,在位期间,把中原的不少技术都带到这里,让这片土地更加富裕。可惜这位国君没有一儿半女,所以王位被一位古夜兰人继承了。
第二位国君上任后,沿袭了第一位国君的政策,没做太大的改动,因此夜兰古国过着平静安稳的日子。
第三位国君是第二位国君的儿子,是个大野心家,可惜能力不足,在位期间,百姓的生活不仅没有变好,反而变得更差,百姓积攒了不少的怨言。
因着这些怨言不少,但也不算多,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浪,反而因为下一位国君非常贤能,百姓忘记了之前的怨言。
接下来的一百年时间里,夜兰古国都过得非常和平。外没有忧患,内也没有动荡。虽然发生过很多次天灾,但是国君都会带着百姓去祭祀,每次祭祀完,夜兰古国都能过上很长一段时间风调雨顺的日子。
但是慢慢的,古夜兰人开始迷信神权,民间组织过许多次祭神活动。只是因为规模不大,王室也没有在意,任百姓祭神。
然而夜兰古国的转折,就是因为祭神活动。
虽然人们信奉神,可神毕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们就算在迷信,可也迷信得有限,最多是求求神,拜拜神。
可坏就坏在,有一位异乡人来到夜兰古国,说自己是中原的天神,听见这里人们的祈福,所以来庇佑这个地方。
人们一听他是天神,又见他能够呼风唤雨,纷纷开始信奉他。并让王室搬出宫殿,让天神住进宫殿里。王室被逼无奈,又在见识天神的厉害后,让出了宫殿。
在此之后,百姓更加信奉神,认为神是无所不能的。他们开始不信奉王权,改为信奉神权。国家的任何大事,君主不能完全做主,天神才能做主。虽然这位天神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很少出现在世人面前,可国家一发生什么大事,人们都是率先派人去求天神,只有天神不在,才又去找王室。
这位天神还与几个夜兰姑娘,生下了几个孩子。这几个孩子,长大后都成了手握大权的高官,稳稳地在权力斗争中扎根了下来。
即使后来天神走了,国家由王室掌权,王权还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人们不信任王室,只信任那几个天神的孩子。
李遗看着那个“走”字沉思许久,问道:“这个走,是离开还是仙逝?”
第71章
这几幅字,记载天神的内容不多,也语焉不详。辨别不了真假,也看不出真相。但在后续的记载里,确实能看出,王权被神权影响很大。
一旦发生天灾人祸,百姓就请求王室去岭海祭祀。王室被逼无奈,每三个月就要去祭祀一次。如果祭祀之后风调雨顺,百姓都感谢神的慈悲。如果祭祀之后没有风调雨顺,那百姓则认为王室不够虔诚。
王室不堪其扰,下令让那几位天神的后代去祭祀。结果几个后代在年复一年的祭祀中,深受百姓爱戴,权力越来越大,逐渐超过王室,成为了真正的掌权者。
此后,王室和天神后代的斗争从未停止,给夜兰古国的稳定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又过了将近两百多年的时间,中原战乱频发,战火烧到了夜兰古国边缘。有人认为,中原的战争迟到会影响到夜兰古国,应该派兵出征。但也有人认为,既然对方还没有打到夜兰古国来,那也没必要发动战争。这两批人争吵不休,一吵就是十来年,王室有心劝阻,但无能无力。 ↑返回顶部↑
风吹雁和白藏也走过去,对着画看了起来。
风吹雁道:“这里离岭海还有不短的距离,走过去至少要两三天,但是画上的这十多个人,看他们穿着,应该是王室的人,夜兰古国的人应该很重视这种祭祀活动。不然也不会画得如此细致,连衣服上的花纹都画了出来。”
李遗又往右边走,去看旁边的几幅字。
这几幅是用好几百张纸拼起来的,每一页纸都记载了重要的历史事件。最初的记载,是从夜兰古国建之初开始的。
夜兰古国的第一位国君,是个中原人。具体籍贯在哪已经无从考究,后人大概推测是从北方来的。这位国君,英明能干,在位期间,把中原的不少技术都带到这里,让这片土地更加富裕。可惜这位国君没有一儿半女,所以王位被一位古夜兰人继承了。
第二位国君上任后,沿袭了第一位国君的政策,没做太大的改动,因此夜兰古国过着平静安稳的日子。
第三位国君是第二位国君的儿子,是个大野心家,可惜能力不足,在位期间,百姓的生活不仅没有变好,反而变得更差,百姓积攒了不少的怨言。
因着这些怨言不少,但也不算多,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浪,反而因为下一位国君非常贤能,百姓忘记了之前的怨言。
接下来的一百年时间里,夜兰古国都过得非常和平。外没有忧患,内也没有动荡。虽然发生过很多次天灾,但是国君都会带着百姓去祭祀,每次祭祀完,夜兰古国都能过上很长一段时间风调雨顺的日子。
但是慢慢的,古夜兰人开始迷信神权,民间组织过许多次祭神活动。只是因为规模不大,王室也没有在意,任百姓祭神。
然而夜兰古国的转折,就是因为祭神活动。
虽然人们信奉神,可神毕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们就算在迷信,可也迷信得有限,最多是求求神,拜拜神。
可坏就坏在,有一位异乡人来到夜兰古国,说自己是中原的天神,听见这里人们的祈福,所以来庇佑这个地方。
人们一听他是天神,又见他能够呼风唤雨,纷纷开始信奉他。并让王室搬出宫殿,让天神住进宫殿里。王室被逼无奈,又在见识天神的厉害后,让出了宫殿。
在此之后,百姓更加信奉神,认为神是无所不能的。他们开始不信奉王权,改为信奉神权。国家的任何大事,君主不能完全做主,天神才能做主。虽然这位天神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很少出现在世人面前,可国家一发生什么大事,人们都是率先派人去求天神,只有天神不在,才又去找王室。
这位天神还与几个夜兰姑娘,生下了几个孩子。这几个孩子,长大后都成了手握大权的高官,稳稳地在权力斗争中扎根了下来。
即使后来天神走了,国家由王室掌权,王权还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人们不信任王室,只信任那几个天神的孩子。
李遗看着那个“走”字沉思许久,问道:“这个走,是离开还是仙逝?”
第71章
这几幅字,记载天神的内容不多,也语焉不详。辨别不了真假,也看不出真相。但在后续的记载里,确实能看出,王权被神权影响很大。
一旦发生天灾人祸,百姓就请求王室去岭海祭祀。王室被逼无奈,每三个月就要去祭祀一次。如果祭祀之后风调雨顺,百姓都感谢神的慈悲。如果祭祀之后没有风调雨顺,那百姓则认为王室不够虔诚。
王室不堪其扰,下令让那几位天神的后代去祭祀。结果几个后代在年复一年的祭祀中,深受百姓爱戴,权力越来越大,逐渐超过王室,成为了真正的掌权者。
此后,王室和天神后代的斗争从未停止,给夜兰古国的稳定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又过了将近两百多年的时间,中原战乱频发,战火烧到了夜兰古国边缘。有人认为,中原的战争迟到会影响到夜兰古国,应该派兵出征。但也有人认为,既然对方还没有打到夜兰古国来,那也没必要发动战争。这两批人争吵不休,一吵就是十来年,王室有心劝阻,但无能无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