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秦威再度起身,行礼后下跪,“陛下!求陛下还老臣一个清白!”
  皇帝此时缓缓开口,吩咐身边人道:“给大将军赐座。”
  有人给秦威搬过来一把椅子,秦威面上仍是那副悲愤异常的模样,殿外鼓声振振,隐隐有喧哗声传进来,应是外面围观看热闹的老百姓,他心下有些焦急,但面上不显,甚至还在用衣袖擦面上好不容易挤出来的几滴泪。
  “那依大将军所见,当如何处置此女。”皇帝复又问道。
  秦威也有点拿不准,祝洵一案是怎么回事,他心里清楚,皇帝心中也清楚,他为皇帝办脏事,若是此番没能顺利收场,那么接下来倒霉的就是自己,外面的那个丫头片子敲登闻鼓,自本朝开国以来,还没有过击鼓鸣冤却不曾得见天颜的,若是陛下直接下旨将她关进天牢,外面定然会谣言满天飞,这绝对不是陛下想要的局面。
  可是若是让她进到大殿,她说的话不用想都知道是对他极为不利的,他决不能给她在这么多人面前开口的机会,否则届时陛下骑虎难下,自己便要替陛下倒这个霉。
  秦威心中暗恨,当日祝洵下狱,他就应该派人去定州跑一趟,斩草除根。
  他理理衣袖,一副刚刚缓过来的模样,面朝皇帝大声道:“陛下,方才几位大人也说了,这个祝琬本就是戴罪之身,是个逃犯,便是她当真有天大的冤情,也应先结了上一案,再探讨她所谓的冤情,臣也以为,应先打她二十大板,然后再审问她的口供。”
  他没办法带祝琬回自己的府邸再行审问,那不如先让她失去开口的机会。
  皇帝皱着眉,似乎觉得有些不妥,但是最终他点点头:“也好,一案归一案,便依大将军说的,先将那罪臣之女押进来吧。”
  借着御林军押着祝琬的当口,一旁的秦威忽地开口:“女子哭叫刺耳,将她的嘴堵上,莫要污了朝堂。”高成昊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他还是退回朝班中,垂着头,不敢往殿外再看一眼。
  祝琬其实并不意外。
  前朝有女子敲登闻鼓告其夫婿便被杖责二十,但受了这二十庭杖,她最后达成了自己的目的,祝琬已经做好了会被杖责的心理准备,她也知道皇帝原本就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但是她需要这样一个说话的机会,昨夜她和舒桐舒桦兄妹一起,已经将秦映霜送到了京西郊舅舅的驻军处。
  若她今日没能出宫,舅舅和外祖父集结的兵马便会彻底成为叛军,实际上,他们早已自己卸了兵权,擅自调遣兵马本就是大忌,可她必须要为祝氏和陈氏留下后手,事到如今她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她看着殿内御座之上面目模糊不清的皇帝,想着外祖父陈氏一门几十年的征战,想着父亲这么些年费的心力,总觉得很荒唐。
  他们,还有她,做错什么了呢,钻营的人高升,缄口的人平顺,就她一家碍眼,活该被诬陷,被暗害,下狱的下狱、打板子的打板子,她高高地扬着头,定定地盯着皇帝的身影。
  她忽然觉得自己错得离谱。
  当权者不公,她竟然傻到想要一个程序的正义,这朝上人人都知道她家是怎么一回事,人人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她是读书读傻了,父亲更是,父亲读的书更多,也更傻。
  被按到长凳上,祝琬闭上眼,她几乎听得到刑杖举起时带过的风声,可预想中的那一杖迟迟没有落下。
  旁边人倒地,耳畔响起喧哗的人声,长长的刑板落下扬起的灰尘直直扑进祝琬口鼻,她侧过脸小声地咳,余光扫见旁边站着的人手中握着的熟悉的刀,她心头一跳,偏过头往上看,对上一双又冷又沉的眼。
  周俨垂眸盯着她。
  他简直要被她气死了。
  此前同他说些个桥归桥路归路的鬼话,一套又一套的道理,最后把自己送到这些人的手里,若是他动作慢些,晚来一日,她今日说不得便要被这些畜生活活打死。
  他将她从椅子上拉起来,仔细看了看,见她避着自己目光不知道又在琢磨什么,周俨冷哼了声,而后他一脚踹翻面前的长凳,木屑尘土纷飞,他握住祝琬的腕,缓步走进大殿,他身后跟着的人抬着个大布袋,旁若无人地走进宫门,祝琬往后看,除了周俨的人,还有外祖父一行人,以及同她一起入京的秦映霜都在。
  周俨的人跟着一同走进大殿,将那个莫名其妙的布袋扯开个口子,从里面滚落出来一个人,披头散发,衣衫脏乱,他抱着头,忽然见到光亮,有些不适应地用手捂住眼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