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24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叔于婶添了一个并蒂莲的金镯子,于晓晨和张宁宁添了一个玛瑙垂珠流苏耳环,于晓毅添了一个琉璃点翠如意簪,于晓静添了一个绛红龙凤缠丝白玉镯。
  说真的,这一家人每个人都来添妆是真少见。
  不过江孜不跟他们客气。
  就像于家人也很少同江家人客气是一样的。
  等到于晓静出嫁的时候,江家人的添妆肯定是不会少的。
  就是不知道于晓静这婚事到底会怎么样,前天林旭的可怜白莲花小表妹都找到方山村来了,江孜有幸一见,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在于晓静发飙之前林旭及时赶到,领着人就走了。
  算了,这事也没什么好说的。
  瞧于晓静那样子是挺坚定要与林旭划清界限的。
  除了关系最为亲近的于家,方山村的许多人家也特地来江家给江孜添妆,东西可能不算太值钱,但那都是心意。
  方山村如今家家户户几乎都过得还不错,自家种的蔬菜养的鸡鸭鹅,山上采集的野菜野果,只要新鲜的都让江家给收购了,价格和去镇上卖是一样的,省心省事的,钱也不少,毕竟就算花了时间去镇上也不一定能卖完,而且江家只要缺短工就找村里人,不少村里人都在江家食肆当杂工,月钱比其他地方的都要高不少,江母还开设小绣坊教村里人刺绣打络子,领着村里人一起挣钱,还给村里修建私塾。
  这样对村里好,他们又不是白眼狼。
  最诧异的还是在常平镇食肆的老食客们,听说江孜和傅怀瑾即将成亲,竟然也有不少人添妆。
  当然基本是最早的那一批老食客,江孜与他们也比较熟悉,添妆的物件都是些简单的银首饰,价格不算昂贵,江孜这才收下,心里还琢磨着到时候婚宴肯定得把这些人都安排上。
  聘礼和嫁妆的事情一折腾,日子一下子就来到十一月底,天气变冷了许多,江孜最是怕冷,家里人还在穿薄薄的秋裳,她就已经叫人新做了些秋裳,里面多缝了一层薄棉。
  做些新衣裳倒不是没什么,如今家底厚实,江孜马上就要成亲了,总是穿着以前那些深色的衣裳也不是个样子,那是为了做活方便,但小姑娘肯定还是得穿得鲜活漂亮些。
  哪个姑娘家不爱漂亮?
  就是江孜这身子骨是不是有些虚?一到秋冬就怕冷?
  担心的江母甚至去镇上问了大夫,得到的结果是女孩子怕冷多半是气血不足,多吃些补气血的东西为好。
  于是江孜的早膳变成了用红枣、红糖、花生、枸杞和糯米煮的五红粥和用银耳、红枣、桂圆、当归、黄芪、枸杞、鸡蛋、糯米和酒酿煮的银耳红枣桂圆米酒酿,又或者是红糖酒酿蛋汤,午膳晚膳的汤品也变成了黄芪枸杞乳鸽汤、当归红枣乌鸡汤、红参黄芪老鸭汤,日常喝的花茶果茶变成了姜丝、红枣和黄芪煮的姜枣茶。
  总之……
  江孜吃到最后都觉得自己的脸都圆乎乎了,忍了好几天忍不下去了,一大早连招呼都没打就跑到常平镇去了。
  第667章、婚宴规格
  这段时间忙得很,江孜根本没闲工夫来常平镇,倒也不完全为了躲避她阿娘每日的补气血大餐,月底私塾放假要接江源回家,顺便陪陪傅老爷子,见见傅怀瑾,再加上月底月初的对账盘点之类的,事情真的很多。
  对了,还有二十几天就成亲了,婚宴的菜单还没定下来。
  江孜总觉得她眼前都是一片黑暗。
  去傅家私塾的时候,江孜遇上了林旭,原本好好一个清秀少年,眼底都是血丝,胡子拉碴的看起来老了好几岁,堵在江孜面前追问于晓静在哪。
  于晓静在哪里?
  于晓静去了锦绣县,她在那边买了个铺子开一家新的杂货铺,顺便躲一躲林旭。
  江孜哪里会告诉他,扭头就要走,结果就瞧见林旭那位可怜白莲花小表妹,红着眼睛站在那不说话,搞得好像她和林旭有一腿似的。
  路边还有路人,那目光八卦得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