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鸟 第43节(1 / 4)
喂猫当晚,我顺利约到李怀舟,用手机发去定位,告诉混混交易开始。
冤家路窄狭道相逢,巷子里很快乱作一团,情急之下,李怀舟挡在我的身前。
在心理学上,这叫“吊桥效应”。
人走过吊桥,会不由自主心跳加速,类似心动的错觉。
高强度刺激下,人们很容易把恐惧和紧张误以为是身边某人的吸引力,对其产生情愫。
成果显而易见,李怀舟被围殴得脚步不稳,我提出送他回家。
在路上,我装作义愤填膺地谈及报警,李怀舟拒绝了这个建议。
什么样的人,会如此抗拒见到警察?
无论再怎么掩饰、再怎么警惕,这种下意识的微小破绽都没法隐藏,我对他的怀疑再涨几分。
总之,这就是我当晚的全部计划:
雇佣混混大打出手,送受伤的李怀舟回家,借机观察他的住所。
在李怀舟家里,我希望找到更多线索和失踪的徐静茹。
他居然提前睡着了。
我用手机软件检测过,房子里没有监控摄像头,本想四处搜一搜,突然意识到,我在日复一日试探李怀舟,他会不会,也想试探我?
李怀舟睡得太快太突然了。
真有意思。
我决定先当一段时间的“善良朋友”。
没想到,在“体贴”帮李怀舟盖被子、整理外套时,白猫挂坠落了下来。
一场乌龙。
我紧张得要命,嘴里还要茫然又做作地说一声“咦”。
其实这个决定性线索出现之前,我有时会自我怀疑。
我所做的一切到底有没有意义?真的能为陈幼宜复仇吗?李怀舟究竟是不是凶手?
他藏得太好,看上去太平凡了。
可我没别的办法,继续调查他,是唯一能走的路。
多幸运。
我赌赢了,李怀舟的确是杀害陈幼宜的真凶。
连环杀手收藏受害者的遗物,在犯罪心理学上并不罕见,但像他这样大胆,居然把它大摇大摆随身携带的,屈指可数。
想想也是,这款挂坠随处可见,远远不够成为定罪的证据。
那一夜,我坐在桌边,一动不动看了李怀舟很久。
为什么选中了陈幼宜?为什么要杀害那三个女人?囚禁她们的地下室,究竟在哪里? ↑返回顶部↑
冤家路窄狭道相逢,巷子里很快乱作一团,情急之下,李怀舟挡在我的身前。
在心理学上,这叫“吊桥效应”。
人走过吊桥,会不由自主心跳加速,类似心动的错觉。
高强度刺激下,人们很容易把恐惧和紧张误以为是身边某人的吸引力,对其产生情愫。
成果显而易见,李怀舟被围殴得脚步不稳,我提出送他回家。
在路上,我装作义愤填膺地谈及报警,李怀舟拒绝了这个建议。
什么样的人,会如此抗拒见到警察?
无论再怎么掩饰、再怎么警惕,这种下意识的微小破绽都没法隐藏,我对他的怀疑再涨几分。
总之,这就是我当晚的全部计划:
雇佣混混大打出手,送受伤的李怀舟回家,借机观察他的住所。
在李怀舟家里,我希望找到更多线索和失踪的徐静茹。
他居然提前睡着了。
我用手机软件检测过,房子里没有监控摄像头,本想四处搜一搜,突然意识到,我在日复一日试探李怀舟,他会不会,也想试探我?
李怀舟睡得太快太突然了。
真有意思。
我决定先当一段时间的“善良朋友”。
没想到,在“体贴”帮李怀舟盖被子、整理外套时,白猫挂坠落了下来。
一场乌龙。
我紧张得要命,嘴里还要茫然又做作地说一声“咦”。
其实这个决定性线索出现之前,我有时会自我怀疑。
我所做的一切到底有没有意义?真的能为陈幼宜复仇吗?李怀舟究竟是不是凶手?
他藏得太好,看上去太平凡了。
可我没别的办法,继续调查他,是唯一能走的路。
多幸运。
我赌赢了,李怀舟的确是杀害陈幼宜的真凶。
连环杀手收藏受害者的遗物,在犯罪心理学上并不罕见,但像他这样大胆,居然把它大摇大摆随身携带的,屈指可数。
想想也是,这款挂坠随处可见,远远不够成为定罪的证据。
那一夜,我坐在桌边,一动不动看了李怀舟很久。
为什么选中了陈幼宜?为什么要杀害那三个女人?囚禁她们的地下室,究竟在哪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