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鸟 第4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烤红薯摊前,被陌生男人靠近,我惊恐发抖,朝李怀舟的身旁靠拢。
  这个看似无意识的动作,将加深他对我的掌控感。
  最后一步,是掀开袖子,露出疤痕。
  我当然没有疤,那道痕迹是经过不知多少次练习,画出的仿真伤口。
  用肤蜡塑造皮带抽打的条状隆起,颜料模拟陈旧伤口的色泽分层,以假乱真,非专业人士看不出来。
  给他看一眼就足够,我假装难堪收回手,避免被李怀舟发现不对劲。
  至此,我有了把“真实经历”和盘托出的前提条件。
  因车祸去世的父母,瘸腿的姨妈,家暴的姨父,多年来不间断的折磨……
  我对人际交往一窍不通,干脆把心理学当作套用的公式,用起来得心应手。
  类似吸引原则。
  面对与自己相似的人,更容易产生好感——
  “你懂我,对不对?”
  “我们是相似的人,你一定可以共情我的感受。你不觉得,我姨父和你爸爸很像吗?”
  富兰克林效应。
  人会对自己帮助过的对象产生好感。
  向他示弱,向他主动开口请求帮助,是让双方更加密切的有效手段——
  “你愿意听我倾诉,真是太好了。”
  “你会保护我,对不对?”
  “对不起,这么晚了还来打扰你。除了你,我不知道能去找谁。”
  自我暴露效应。
  在交往中,分享个人秘密或脆弱经历,能快速建立信任,催化亲密关系——
  我把被欺凌被家暴的往事原原本本袒露在他眼前,说到最后,再红着眼睛补上一句:
  “尽管问吧,没关系,是你的话……我没什么好瞒的。”
  对了。
  还要趁咖啡馆灯光昏暗,掀起袖子露出伤疤,故作羞怯对李怀舟说:“只给你看。”
  出于对凶手的厌恶,前期与李怀舟来往,我避开了全部的肢体接触,刚好可以解释为,我对男性怀有惧意。
  阴差阳错,又恰到好处,命运使然地,我补全了谎言中最重要的拼图。
  就这样,李怀舟完善了对我的人格定位。
  天真单纯、故作坚强但内心软弱的孤女,多符合他对“女人”的固有印象。
  李怀舟没理由不上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