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2 / 3)
孙灵挑眉:“怎么?你是怕末世真的要来了?”
诸葛亮拥紧她,语气沉稳:“生逢乱世,自当未雨绸缪。无论外面如何动荡,那里都会是我们的退路,一个可以相伴终老的地方。”
孙灵毫不客气地将钥匙收进袖中:“给我?那我要了。”
诸葛亮目光灼灼地看着她:“……与我成亲,可好?”
孙灵在他怀里找了个更舒服的姿势,脸颊贴着他温热的胸膛,声音闷闷地传出来:“孔明,你说……婚姻是什么?我……有些害怕。”
诸葛亮在她发顶印下一个轻柔的吻:“怕什么?若你介意的是与周公瑾的过往,那大可不必。就当那已是前尘旧事,翻篇了。”
孙灵摇头,“不是这个。我是怕成亲之后,我们之间会变吗?你会不会有一天离开我?会不会想管着我,要我变成你期望的样子?”
诸葛亮捧起她的脸,眼神温柔而坚定:“不会。除了给我一个名分,一切都不会改变。你只需做你自己,因为我爱的,就是此刻真实的你,无需任何改变。”
“我诸葛孔明此生,唯你一人,永不背离。唯有死亡,才能将我们分开。”
若是旁人说出这番话,孙灵或许会掂量其中真假。但因为是诸葛亮亲口所言,她心中没有半分怀疑。
孙灵迎上他深邃的眼眸,一字一句,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那么,把你的一切都给我。”
“你的声名、权位、财富、你所有拥有的一切……以及你的性命,都得是我的。从此,我命即你命。我要你生,你便生;我要你死,你便死。能做到吗?”
诸葛亮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毫不犹豫,清晰无比地回应:“能。”
一个足以融化寒冰、点亮星河的璀璨笑容,瞬间在孙灵的脸上绽放开来。那笑容纯粹、明媚,带着全然的信赖和无与伦比的喜悦。
仿佛冬去春来,冰雪消融,足以温暖整个轮回。
第62章
得了孙灵允婚的首肯,诸葛亮近日逢人便带着藏不住的笑意,整个人如沐春风。同时他也愈发忙碌起来。婚事的筹备异常繁琐,他想给孙灵一个前所未有的、盛大无双的婚礼。
他需要知会身叔父诸葛玄,按礼数请其作为男方宗亲,郑重其事地向孙家提亲。
他要细细思量,是亲赴江东将孙氏亲眷迎至凉州观礼?还是干脆在凉、益、江东三地各办一场,让各方亲朋都能共享这桩喜事?
大到婚服的样式材质、宴席的规格菜式,小到婚礼当日用的器物装饰,凡是与孙灵相关的事宜,诸葛亮都坚持亲力亲为,绝不假手于人。
他知道孙灵不喜这些庶务,便全权揽下,只求给她一个完美无憾的大婚。
孙灵也乐得清闲,对筹备事宜全然不过问,给予他完全的信任。
她心里挂念的,另有其事。
年节之际,各地送来的贺礼堆积如山,成箱累牍地堆满了库房。早几年,她还会亲自开箱清点,斟酌着回礼、书写回信。
如今,面对这浩如烟海的馈赠,她只需浏览长长的礼单即可。只有极为重要的人物,如远在江东的家人、占据中原的曹操、坐镇益州的刘备等人,她会亲自挑选回礼。其余则由属官按制操办。
送来的珍宝令人咋舌:金银珠玉、绫罗绸缎,足够她穿戴几辈子。山珍海味、奇珍异果,足够她享用数世。
这些礼物中的大半,最终都作为赏赐分给了下属和亲信。
称她为当今天下最富有的诸侯,绝不为过。
与礼品一同涌来的,还有堆积如山的书信。
其中刘备最为勤快,隔三差五便有一封长信送达。信中事无巨细,如同记流水账般讲述他每日的起居见闻,从晨起练武到深夜批阅公文,末了总不忘附上一句“久未晤面,思念殊深”。 ↑返回顶部↑
诸葛亮拥紧她,语气沉稳:“生逢乱世,自当未雨绸缪。无论外面如何动荡,那里都会是我们的退路,一个可以相伴终老的地方。”
孙灵毫不客气地将钥匙收进袖中:“给我?那我要了。”
诸葛亮目光灼灼地看着她:“……与我成亲,可好?”
孙灵在他怀里找了个更舒服的姿势,脸颊贴着他温热的胸膛,声音闷闷地传出来:“孔明,你说……婚姻是什么?我……有些害怕。”
诸葛亮在她发顶印下一个轻柔的吻:“怕什么?若你介意的是与周公瑾的过往,那大可不必。就当那已是前尘旧事,翻篇了。”
孙灵摇头,“不是这个。我是怕成亲之后,我们之间会变吗?你会不会有一天离开我?会不会想管着我,要我变成你期望的样子?”
诸葛亮捧起她的脸,眼神温柔而坚定:“不会。除了给我一个名分,一切都不会改变。你只需做你自己,因为我爱的,就是此刻真实的你,无需任何改变。”
“我诸葛孔明此生,唯你一人,永不背离。唯有死亡,才能将我们分开。”
若是旁人说出这番话,孙灵或许会掂量其中真假。但因为是诸葛亮亲口所言,她心中没有半分怀疑。
孙灵迎上他深邃的眼眸,一字一句,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那么,把你的一切都给我。”
“你的声名、权位、财富、你所有拥有的一切……以及你的性命,都得是我的。从此,我命即你命。我要你生,你便生;我要你死,你便死。能做到吗?”
诸葛亮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毫不犹豫,清晰无比地回应:“能。”
一个足以融化寒冰、点亮星河的璀璨笑容,瞬间在孙灵的脸上绽放开来。那笑容纯粹、明媚,带着全然的信赖和无与伦比的喜悦。
仿佛冬去春来,冰雪消融,足以温暖整个轮回。
第62章
得了孙灵允婚的首肯,诸葛亮近日逢人便带着藏不住的笑意,整个人如沐春风。同时他也愈发忙碌起来。婚事的筹备异常繁琐,他想给孙灵一个前所未有的、盛大无双的婚礼。
他需要知会身叔父诸葛玄,按礼数请其作为男方宗亲,郑重其事地向孙家提亲。
他要细细思量,是亲赴江东将孙氏亲眷迎至凉州观礼?还是干脆在凉、益、江东三地各办一场,让各方亲朋都能共享这桩喜事?
大到婚服的样式材质、宴席的规格菜式,小到婚礼当日用的器物装饰,凡是与孙灵相关的事宜,诸葛亮都坚持亲力亲为,绝不假手于人。
他知道孙灵不喜这些庶务,便全权揽下,只求给她一个完美无憾的大婚。
孙灵也乐得清闲,对筹备事宜全然不过问,给予他完全的信任。
她心里挂念的,另有其事。
年节之际,各地送来的贺礼堆积如山,成箱累牍地堆满了库房。早几年,她还会亲自开箱清点,斟酌着回礼、书写回信。
如今,面对这浩如烟海的馈赠,她只需浏览长长的礼单即可。只有极为重要的人物,如远在江东的家人、占据中原的曹操、坐镇益州的刘备等人,她会亲自挑选回礼。其余则由属官按制操办。
送来的珍宝令人咋舌:金银珠玉、绫罗绸缎,足够她穿戴几辈子。山珍海味、奇珍异果,足够她享用数世。
这些礼物中的大半,最终都作为赏赐分给了下属和亲信。
称她为当今天下最富有的诸侯,绝不为过。
与礼品一同涌来的,还有堆积如山的书信。
其中刘备最为勤快,隔三差五便有一封长信送达。信中事无巨细,如同记流水账般讲述他每日的起居见闻,从晨起练武到深夜批阅公文,末了总不忘附上一句“久未晤面,思念殊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