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孔融在信中忧心忡忡地写道:荀彧称病,郭嘉更是病卧在床,据说已危在旦夕。曹操骤然间失去了左膀右臂般的两位核心谋士。
  他对两人的境遇深感痛惜,尤其提到荀彧。此人即便位高权重,也始终未改初衷。他虽与荀彧各为其主,却深知荀彧毕生所求,是匡扶汉室,正因如此,早年才选择了辅佐曹操这位当时最有能力平定乱世、中兴汉室的雄主。
  曹操麾下大半谋士,包括郭嘉在内,皆由荀彧举荐。
  如今,面对曹操日益显露的僭越之心,许多人选择沉默自保,唯有荀彧苦苦进谏,坚决反对曹操晋封魏公。
  他无法确定,荀彧是真病,还是“被病”了。
  至于孔融自己,他在信中只轻描淡写提及,他对曹操的僭越之举毫不客气。每每引经据典,字字如刀,虽不带脏字,却句句直刺曹操要害。
  他所凭恃的,正是曹操对其身为天下儒宗、门生故吏遍及海内的巨大声望有所忌惮,不敢动他。
  看完这封信,孙灵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背脊升起,指尖都有些发冷。
  曹操的意志,如今便是朝廷的意志。所谓的大汉朝廷,实质上早已姓曹。
  史上的曹操,最终到底没有穿上那身龙袍。这并非因为忌惮谁的实力,也非畏惧流言蜚语。究其根本,或许是他内心深处,还残留着最初踏上这乱世舞台时的那份赤子之心。
  那份与荀彧不谋而合、匡扶汉室的初心。
  是岁月的消磨?
  是权柄的侵蚀?
  有什么东西在悄然无声地改变。
  曹操最终没有迈出那一步,说明他对汉室,或许还保留着最后一丝身为臣子的忠诚。
  然而,此刻他自封魏公的行为,已遭到孔融、荀彧的强烈反对。以曹操的性格,绝不会轻易放过他们!
  况且,孔融信中轻描淡写提及的郭嘉,似乎已病入膏肓,命悬一线。
  怀着难以言喻的沉重心情,孙灵打开了郭嘉的信。
  泛黄的信纸上,竟有点点暗红的印记刺入眼帘。信中,郭嘉详细描述了自己的病情,字迹已显虚弱,末尾几乎是恳求地问孙灵,可还有什么救命的方子?
  放下这厚厚一叠信件,孙灵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她分身乏术,难以兼顾。
  而其中,又以孔融的处境最为凶险急迫。
  她无比恐惧,害怕曹操盛怒之下,会以“不孝”之名,将这位耿直的夫子置于死地。
  她绝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再加上荀彧处境诡谲,郭嘉命在旦夕……
  何去何从?
  答案不言而喻。
  孙灵决定前往邺城,这个选择在另外六个男人眼中,几乎等同于她选择了张辽同行。
  诸葛亮提出要陪她同去,孙灵却道凉州乃根基所在,丝绸之路的重建更是重中之重,必须由他亲自坐镇才放心。
  周瑜追问何时回江东,孙灵只说先去邺城看看情况,再顺路返家。
  陆逊嚷着要跟阿姐一起,孙灵让他留在凉州,好好配合马超的安排。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