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快步跑向远处,显然是去向某人汇报了。
  好在,府邸内部暂时还没有士兵明目张胆地进驻。
  孙灵和孔融脚步不停,一路疾行,穿过庭院回廊,径直来到府邸最深处的内室。
  孔融亲手关上厚重的木门,又仔细检查了窗棂。
  时间紧迫,孙灵开门见山:“师父,魏公如今权倾朝野,地位已成定局,无法更改了。您就不要再做徒劳无功的事了。”
  孔融语气带着固有的坚持:“老夫并非贪生怕死之人。匡扶汉室,维护纲常,这是老夫的使命!”
  话虽如此,他眼中也闪过一丝无奈。他又何尝不知局势艰难?不过是尽己所能,求个问心无愧罢了。
  孙灵道:“光喊口号没有用。魏公手握重兵,您有什么?除了一身傲骨、一张能言善辩的嘴、一支犀利的笔,您还有什么实实在在的力量能阻止他?”
  “死很容易,活着才难!”
  “相比起死守着那个早已名存实亡的汉室,把心血和学识用在真正利国利民的地方,比如大兴教育,不是更有意义吗?这天下还有多少人吃不饱穿不暖?多少人因为愚昧无知而白白送命?多少人想读书却根本没有机会?”
  “朝代更迭就像车轮滚滚向前,不是我们个人能阻挡的。这个道理,您难道不明白吗?听我一句劝,好不好?”
  她的声音带上了一丝哽咽,“您若是一死了之,有没有想过……我该怎么办?”
  说到最后,孙灵的眼眶已经通红,晶莹的泪水在里面打转,仿佛下一秒就要滚落下来。
  孔融看着爱徒泫然欲泣的模样,一股尖锐的刺痛猛地攫住了他的心脏。他一生刚直,不畏强权,却唯独见不得宝贝徒弟伤心落泪。
  什么汉室、什么使命,在徒儿滚烫的泪水面前,似乎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好了好了,乖徒儿,别哭!”孔融的声音瞬间软了下来,带着一丝慌乱和心疼,“为师答应你,答应你就是了!”
  孙灵一听,那蓄满眼眶的泪水竟神奇地收了回去。她脸上立刻绽开明媚灿烂的笑容,像乌云散尽的晴空:“那我们说定了!您赶紧向朝廷请辞,跟我回江东去。那气候好,正适合养老。您想搞教育,弟子全力支持您,我们就专心教书育人,再不掺和那些朝堂争斗了。”
  孔融看着孙灵瞬间由悲转喜的脸,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一时心软答应了什么。他张了张嘴,想反悔,可看着徒弟那亮晶晶充满期待的眼睛,话又咽了回去。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啊!
  他只能无奈地摇头苦笑:“唉,老夫这一世英名,竟被你这小丫头片子三言两语就忽悠了去!”
  孙灵心里偷偷乐开了花,早知道眼泪这么好使,她早就用了,何必费那么多口舌。
  成功劝说了孔融,孙灵回到许都的魏宫。她没等曹操开口询问,就主动迎了上去,大大方方地交代了行踪:“魏公,我刚去孔夫子府上了。”
  她神情坦然,语气平常:“想着许久未见,正好向他请教些儒家经典。我对那些学问还挺感兴趣的。”
  曹操听了,脸上没什么特别的表情,只是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片刻,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并未多说什么。
  孙灵一时也猜不透他的心思。但看目前的情形,曹操对孔融还只是严密的监视,似乎还没到立刻动手的地步。加上孔融已经答应了她的请求,孙灵心里悬着的那块大石头,总算稍稍落下了一些。
  曹操这次回许都,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完成孙灵的册封仪式。
  仪式一结束,他便带着孙灵启程返回邺城。
  途中,车队经过荀彧在许都的府邸。
  孙灵怎会放过这个探望的机会?
  她立刻转道去了荀彧的府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