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秦梁趁机将邓坤、邓泰请到了书房。
  少了外人,邓坤先沉了脸,质问秦梁道:“往年姑母都是身强体健,今年怎么突然病成了这样?”
  秦梁不拉他们过来,他不会怀疑姑母的病有蹊跷,秦梁这一拉,姑母的病就过于巧合了。
  秦梁苦笑:“往年有先帝给父王撑腰,母妃心宽体胖,今年先帝走了,父王成了新帝的眼中钉,母妃整日战战兢兢,故而忧思成疾。”
  邓泰咬牙:“有什么好怕的,咱们不犯错,新帝就没道理针对咱们!”
  秦梁:“今日不犯错,却改变不了曾经犯下的错,当初先帝册立皇太女,满朝文武只有父王与大表哥出言反对,你们当真以为这世上会有皇帝能原谅曾公然反对自己继位的臣子?”
  邓泰一下子蔫了,邓坤亦抿唇不语,他得罪新帝的事又何止一桩,九岁的小公主就曾罚他自扇过耳光。
  秦梁再提醒邓坤:“伐骠一役,舅舅乃是首功,结果舅舅病逝,张坚年纪轻轻做了云州总兵,不过张坚确实参与伐骠了,先帝的任命也算公允。如今呢,李裕暴毙,青州总兵空缺,大表哥贵为定国公,又有北伐东胡的战功,皇上却宁可调樊钟过去而视你不见,到底是你的威望本事不如樊钟,还是皇上不信你的忠心?”
  邓坤握拳,拳骨噼啪作响。
  新帝当然不会信任他的忠心,因为他根本没有那玩意,一个女人,凭什么让他效忠?
  不忠新帝归不忠新帝,邓坤不会轻易中了秦梁的挑拨:“那又如何,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我们兄弟还能因此造反不成?我爹可是大齐开国功臣,我们做儿子的敢造反,京城百姓一人一口吐沫都能淹死我们。”
  秦梁:“我亦不愿损了舅舅的清名,我与父王所求,从始至终都是从先帝的子嗣中拥立一位真正能延续秦氏正统的新帝,只是我们势单力薄,还需要两位表哥鼎力相助。”
  邓坤真的惊到了,他还以为姑父自己想称帝!
  邓泰直接问了出来:“你们想拥立谁?安王宁死不要皇位,咸王肯定不会支持咱们反了皇上,敬王,敬王就算有野心,怕也不会任由咱们摆布吧?”
  秦梁笑道:“安王是先帝的嫡长子,名正言顺的储君人选,若非当初形势所逼,他怎会甘心让位?”
  邓坤:“……”
  是了,安王就是个软蛋,只要姑父把安王推上龙椅,将来姑父就能逼迫安王将龙椅名正言顺地让出来!
  第163章
  邓坤无疑是个莽夫, 但他自认还有些头脑。
  在先帝带着自家父亲等人起事造反时,四五岁的邓坤已经开始记事了, 他记得父亲与先帝还是平民时的布衣模样,也亲耳听到了周围百姓对先帝一帮人的议论,最初百姓们都不看好先帝等人,觉得那就是一帮反贼,迟早会被朝廷镇压,等先帝的势力渐渐壮大,老家的百姓们全都改口拍起了先帝的马屁,称先帝造反昏君是替天行道。
  巧的是,先帝起事打的幌子便是替天行道。
  龙椅上坐着一位昏君,臣子百姓都可以因为替天行道去造反, 成了就是新的皇帝,败了最多被人嘲笑自不量力,绝不会被人唾骂无德。反之, 如果是明君在位, 或是先帝钦定的储君继位, 臣民们无故造反,无论成败都要遗臭万年。
  所以,造反这事得讲究师出有名,安王再是个软蛋, 只要他不配合, 姑父与秦梁跑去强按着他的脑袋逼他夺位,文武百官仍会唾骂姑父父子是反贼,邓家敢帮忙,便是助纣为虐。
  安王会乖乖配合姑父父子的夺位大计?
  就算秦梁舌头上真长出一朵花,邓坤也不信安王会有反心。
  秦梁也没想把邓坤兄弟当傻子, 从怀里取出一卷明黄卷轴,递给邓坤。
  邓坤展开卷轴,邓泰把脑袋凑过来,然后就发现这竟然是一道先帝留下的密诏,密诏中先帝自言后悔不该立庆阳公主为皇太女,不该将秦氏江山留给张家子孙,只恨为时已晚,先帝已经被丽妃、皇太女、张肃等人毒害控制,无力改立储君,故而赐密诏于皇长女永康,命永康暗中联系朝廷忠臣,诛杀丽妃、庆阳等反贼,拥护皇长子秦弘继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