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3 / 3)
明灿踏入昭阳宫时,张皇后正坐在窗畔,修剪一盆开得正盛的牡丹。
温暖如春的宫殿中,张皇后手中拿着的金制剪刀在日光下,闪着细碎的光,映在她保养得宜的纤白指间,还有面前的牡丹花上。
儿臣给母后请安。明灿走进昭阳宫,向张皇后曲膝行礼,浅杏色宫装的宽大袍袖与裙摆,如水波潋滟轻轻荡开。
放下手中金剪,凝眸瞧着明灿,张皇后笑着招手,说道:明灿,快过来,本宫与太子妃正念叨你呢,昨日尚衣局新来的云锦绸缎,想着你年轻,样貌又生得好,穿浅翠色浅粉色最好看,所以本宫便差人唤你入宫了。
太子妃崔氏坐在一旁圈椅上,闻言,抬眸温婉一笑,打趣明灿道:如今父皇重用五皇弟,人逢喜事精神爽,五弟妹气色瞧着亦越发好了。
她手中绣绷上,鸳鸯香囊方才绣成一半,针线整齐细密。
托嫂嫂的福。伸手不打笑脸人,明灿亦笑意亲近地笑着,向太子妃崔氏规矩恭敬地曲膝行礼,然后自张皇后浅浅笑着示意下,坐在太子妃崔氏下首的圈椅。
接过宫女用漆案奉上来的茶水,明灿的指腹,自玉瓷茶盏的边沿轻轻摩挲。
茶水温热恰好,是张皇后平日里最爱的,上好的白毫银针。
一直以来,张皇后待明灿这个五王妃很好,太子妃亦是个温和端庄的世家闺秀,待人如沐春风。
尤其去岁开春,谢瑜被承昭帝指派到尚书台,平日里虽待明灿温和,但亦不过是点头之交,来往不多的张皇后与太子妃崔氏,待明灿愈发亲切温和起来。
太子妃是崔丞相的孙女,晋王的外孙女,明嫣亲姨母晋安郡主的女儿,明嫣的亲表姐。
昭阳宫外,忽然传来有些急促匆忙的脚步声,又忽然放轻放缓,近乡情怯一般。
殿门打开,一个身着淡青绣鹤纹直裰的少年,神色平静地走进来,腰间的白玉轻轻地叮当作响。
他有意放慢脚步,却掩不住少年人的朝气蓬勃。
阿璃来了。明灿瞧着走进昭阳宫的谢璃,浅浅笑了一下,眉眼微微弯起,明艳耀人。
谢璃听到明灿带着笑意的言语,耳尖不由得有些微红。
但他却克己复礼地板着面色,规矩地依次行礼道:见过母后,太子妃嫂嫂。
↑返回顶部↑
温暖如春的宫殿中,张皇后手中拿着的金制剪刀在日光下,闪着细碎的光,映在她保养得宜的纤白指间,还有面前的牡丹花上。
儿臣给母后请安。明灿走进昭阳宫,向张皇后曲膝行礼,浅杏色宫装的宽大袍袖与裙摆,如水波潋滟轻轻荡开。
放下手中金剪,凝眸瞧着明灿,张皇后笑着招手,说道:明灿,快过来,本宫与太子妃正念叨你呢,昨日尚衣局新来的云锦绸缎,想着你年轻,样貌又生得好,穿浅翠色浅粉色最好看,所以本宫便差人唤你入宫了。
太子妃崔氏坐在一旁圈椅上,闻言,抬眸温婉一笑,打趣明灿道:如今父皇重用五皇弟,人逢喜事精神爽,五弟妹气色瞧着亦越发好了。
她手中绣绷上,鸳鸯香囊方才绣成一半,针线整齐细密。
托嫂嫂的福。伸手不打笑脸人,明灿亦笑意亲近地笑着,向太子妃崔氏规矩恭敬地曲膝行礼,然后自张皇后浅浅笑着示意下,坐在太子妃崔氏下首的圈椅。
接过宫女用漆案奉上来的茶水,明灿的指腹,自玉瓷茶盏的边沿轻轻摩挲。
茶水温热恰好,是张皇后平日里最爱的,上好的白毫银针。
一直以来,张皇后待明灿这个五王妃很好,太子妃亦是个温和端庄的世家闺秀,待人如沐春风。
尤其去岁开春,谢瑜被承昭帝指派到尚书台,平日里虽待明灿温和,但亦不过是点头之交,来往不多的张皇后与太子妃崔氏,待明灿愈发亲切温和起来。
太子妃是崔丞相的孙女,晋王的外孙女,明嫣亲姨母晋安郡主的女儿,明嫣的亲表姐。
昭阳宫外,忽然传来有些急促匆忙的脚步声,又忽然放轻放缓,近乡情怯一般。
殿门打开,一个身着淡青绣鹤纹直裰的少年,神色平静地走进来,腰间的白玉轻轻地叮当作响。
他有意放慢脚步,却掩不住少年人的朝气蓬勃。
阿璃来了。明灿瞧着走进昭阳宫的谢璃,浅浅笑了一下,眉眼微微弯起,明艳耀人。
谢璃听到明灿带着笑意的言语,耳尖不由得有些微红。
但他却克己复礼地板着面色,规矩地依次行礼道:见过母后,太子妃嫂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