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2 / 3)
明灿瞧见三皇子四皇子正在与御医院的御医令低声交谈,面上的神色凝重。
王贵妃则被宫女搀扶着,站在寝宫外,眼眸红肿,显然方才哭过。
觉察到王贵妃带着锋芒的目光轻轻扫过自己,明灿上前行礼,但王贵妃已经恢复了方才万念俱灰,生无可恋的模样,只是神色悲痛地颔了下首。
太子身着玄色直裰,正与几位大臣言语。
见谢瑜明灿来了,太子瞧了谢瑜一眼,面庞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忧虑。
只见太子颔首,有些忧心忡忡地瞧着面前的谢瑜,说道:五皇弟来了,太医正在全力救治,父皇定能转危为安。
谢瑜向太子拱手行礼道:皇兄。
瞧着面前的谢瑜,太子轻叹一声,仿佛甚为懊悔自责一般道:孤应该提醒父皇保重龙体的,是孤忙于政事,疏忽了。
站在一旁,明灿默默听着谢瑜与太子的言语。
她注意到太子面上的神情看似悲痛至极,实际上每个字皆说得滴水不漏,极有分寸。
自这种突发状况下,他还能这般沉着冷静地逢场作戏,做事井井有条,教人不得不敬佩。
谢瑜与太子正说着,寝宫中,忽然传出一阵骚动。
一个内侍着急忙慌,连滚带爬地跑出来,声音尖细道:陛下醒了,陛下醒了!陛下要见各位殿下!
闻言,太子立即整了整衣冠,转身对众位大臣道:诸位且先在此等候,孤先去瞧瞧父皇。
说着,太子侧首,对谢瑜轻轻颔了下首,然后对候在寝宫外的几位皇子道:几位皇弟随孤一同进去。
明灿瞧见谢瑜回首,瞧了她一眼,有些复杂的目光中带着安慰的力量。
谢瑜随几位皇子,跟着太子走进寝宫。
寝宫外,几位大臣低声议论道:太子殿下不愧是国之储君,处事格外沉稳周全
是啊,这种情形还能如此沉着冷静,能有这样的储君,是我朝之幸事
听到几位大臣的议论纷纷,站在一旁的王贵妃悲痛的面色,不由得渐渐有些难以维持下去,变得甚为难看。
明灿站在寝宫外的廊柱旁,瞧着面前的这一切,忽然觉得身体一阵寒意。
她抬眸,瞧向这座庞大华丽的宫殿外,阴沉沉的天空,心中忽然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第55章 逼宫
◎◎
边塞军营中,谢琛正在灯下查看羊皮地图。
副将匆匆入帐,对谢琛拱手行礼之后,禀报道:殿下,京中长公主送来密信。
接过副将递过来的书信,谢琛展开看罢,沉吟片刻,问道:姑母教我们这几日按兵不动?
听到谢琛这般问,副将拱手答道:是,长公主殿下说,等陛下醒后再做定夺。
将书信靠近烛火,不过须臾,便化为灰烬,谢琛对副将下令道:回信,便说本王晓得姑母的良苦用心。
见面前的这位六殿下神色淡淡,完全不着急的模样,副将想到这迫在眉睫的时机,不由得有些迟疑道:殿下,如今您手握十万大军,若是此时回京 ↑返回顶部↑
王贵妃则被宫女搀扶着,站在寝宫外,眼眸红肿,显然方才哭过。
觉察到王贵妃带着锋芒的目光轻轻扫过自己,明灿上前行礼,但王贵妃已经恢复了方才万念俱灰,生无可恋的模样,只是神色悲痛地颔了下首。
太子身着玄色直裰,正与几位大臣言语。
见谢瑜明灿来了,太子瞧了谢瑜一眼,面庞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忧虑。
只见太子颔首,有些忧心忡忡地瞧着面前的谢瑜,说道:五皇弟来了,太医正在全力救治,父皇定能转危为安。
谢瑜向太子拱手行礼道:皇兄。
瞧着面前的谢瑜,太子轻叹一声,仿佛甚为懊悔自责一般道:孤应该提醒父皇保重龙体的,是孤忙于政事,疏忽了。
站在一旁,明灿默默听着谢瑜与太子的言语。
她注意到太子面上的神情看似悲痛至极,实际上每个字皆说得滴水不漏,极有分寸。
自这种突发状况下,他还能这般沉着冷静地逢场作戏,做事井井有条,教人不得不敬佩。
谢瑜与太子正说着,寝宫中,忽然传出一阵骚动。
一个内侍着急忙慌,连滚带爬地跑出来,声音尖细道:陛下醒了,陛下醒了!陛下要见各位殿下!
闻言,太子立即整了整衣冠,转身对众位大臣道:诸位且先在此等候,孤先去瞧瞧父皇。
说着,太子侧首,对谢瑜轻轻颔了下首,然后对候在寝宫外的几位皇子道:几位皇弟随孤一同进去。
明灿瞧见谢瑜回首,瞧了她一眼,有些复杂的目光中带着安慰的力量。
谢瑜随几位皇子,跟着太子走进寝宫。
寝宫外,几位大臣低声议论道:太子殿下不愧是国之储君,处事格外沉稳周全
是啊,这种情形还能如此沉着冷静,能有这样的储君,是我朝之幸事
听到几位大臣的议论纷纷,站在一旁的王贵妃悲痛的面色,不由得渐渐有些难以维持下去,变得甚为难看。
明灿站在寝宫外的廊柱旁,瞧着面前的这一切,忽然觉得身体一阵寒意。
她抬眸,瞧向这座庞大华丽的宫殿外,阴沉沉的天空,心中忽然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第55章 逼宫
◎◎
边塞军营中,谢琛正在灯下查看羊皮地图。
副将匆匆入帐,对谢琛拱手行礼之后,禀报道:殿下,京中长公主送来密信。
接过副将递过来的书信,谢琛展开看罢,沉吟片刻,问道:姑母教我们这几日按兵不动?
听到谢琛这般问,副将拱手答道:是,长公主殿下说,等陛下醒后再做定夺。
将书信靠近烛火,不过须臾,便化为灰烬,谢琛对副将下令道:回信,便说本王晓得姑母的良苦用心。
见面前的这位六殿下神色淡淡,完全不着急的模样,副将想到这迫在眉睫的时机,不由得有些迟疑道:殿下,如今您手握十万大军,若是此时回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