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承昭帝盯着他瞧了许久,忽然道:你长得越来越像你母妃了。
  儿臣荣幸。谢瑜语气平淡道。
  承昭帝抬手,想触碰谢瑜的面庞,却在半途停住。
  手指转向案上的药碗,承昭帝一面咳嗽,一面说道:朕方才服了丹药,精神好些了听大理寺那边说,太子余党的事,该抓的皆已经抓得差不多,皆已经尽数处理完了?
  是。谢瑜颔首,淡淡道,太子谋反,已伏诛,十皇弟,今日亦随太子去了。
  听到谢瑜的话,承昭帝的手不由得颤了一下,问道:阿璃阿璃死了?
  父皇节哀。谢瑜的声音,平静得仿佛在谈论天气。
  承昭帝忽然剧烈咳嗽起来,谢瑜递上帕子,承昭帝接过,只见帕子上洇开暗红。
  朕这身子怕是撑不了多久了。承昭帝不再提起方才的谢璃的事,他的神色中带着强烈的悲伤,瞧着有些疲惫不堪,喘息着说道。
  谢瑜瞧了一眼帕子上的血迹,对承昭帝道:父皇保重。
  承昭帝抬首,瞧着面前的谢瑜,目光忽然变得锐利。
  想到了什么,他忽然冷不丁问道:玉瑕,这些年朕给你下的药,你是不是皆知晓?
  听到承昭帝这般问,谢瑜的唇角不由得微微上扬。
  笑了笑,谢瑜问道:父皇是说那些教儿臣常年风寒咳嗽的汤药?
  你果然知晓。承昭帝颓然靠回圈椅的椅背,瞧着站在面前的谢瑜,他无力地说道,朕是为了保护你,张家,王家,皆是有皇子的世家大族,若你健康聪慧,他们晓得你是你母妃的孩子,不会教你活到成年。
  谢瑜对承昭帝的目的,多年以来,心照不宣。
  但谢瑜并不感激承昭帝,因为他虽然保住了性命,确实亦落下了病根。
  所以父皇便教儿臣真的成了个药罐子。谢瑜有些讽刺地轻笑道,将近二十年来,每到换季便风寒咳血,冬日离不开有地龙的房间。
  听到谢瑜带着讽刺的话,承昭帝面露痛苦,为自己苍白辩解道:那些世家根深蒂固,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向来只有百日做贼,没有百日防贼的,为了你能平安长大,朕朕别无选择。
  谢瑜走到窗前,瞧着远处皇城的灯火,忽然问道:父皇知晓儿臣是怎么发现汤药有问题的吗?
  承昭帝听到谢瑜这般问,不由得沉默了下去。
  六岁那年,儿臣嫌每日喝药太苦,时常趁看护儿臣的宫女不在意,将药倒在儿臣宫中的一株吊兰。谢瑜转身,目光定定落在承昭帝身上,神色平静道,后来,那株本来郁郁葱葱的吊兰越来越枯弱,只活了半年多便死了。
  闻言,定定瞧着面前神色平静,仿佛不是在说有关他小时候的事的谢瑜,承昭帝不由得僵住了。
  每次风寒加重,儿臣皆知晓。顿了顿,谢瑜继续道,御医署开的方子,计量很准,既教儿臣病着,又不教儿臣死。
  摘星楼的丹房中静得可怕,只有炉火偶尔发出轻微的噼啪迸裂声。
  朕朕对不起你。承昭帝最终说道。
  谢瑜摇首,淡淡道:不,父皇有父皇的考量,儿臣亦有儿臣的打算。
  出身世家名门的张皇后,是自贵妃扶正的,当初是贵妃的时候,张贵妃是宠妃,却因为谢瑜母亲得宠而失宠,所以伙同几个同样家世不凡的妃嫔联起手来,害死了谢瑜母亲。
  这些年来,承昭帝一直希望谢瑜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富贵闲王,偏安一隅,一生平安幸福。
  至于张皇后,她出身名门,她的孩子会成为下一任皇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