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裴婉清也跟着感叹,“若不是遇到殿下,我怕是将陷入泥潭,再不得翻身。”
  “我想帮殿下做些实事,一是报殿下恩德,二是凭此能长奉殿下身旁。”
  苏瑾棠坚定道:“我愿为殿下以身入局,我们定能成功。”
  “苏姑娘,你为何……”如此诚心待长公主?
  裴婉清想问,又觉得有些冒犯。
  苏瑾棠看出了她的未尽之意,笑道,“我也曾寒窗数年,想一展抱负。”
  第22章
  苏瑾棠与裴婉清絮絮叨叨聊了许多,从船业聊到水运,从南北往来聊到物资贩卖,甚至是平时喜爱读些什么书,后来竟开始惺惺相惜起来。
  “阿棠,我若是早些遇到你,也不至于当初与范氏定亲后郁郁寡欢无人诉说。”
  裴婉清颇为感慨,“我母亲只会规劝我做个规规矩矩的闺秀,父亲更是古板,他们虽也爱我护我,却从不懂我心中所想,我想如男儿般为国效力。”
  日头逐渐高升,蝉鸣正盛,树荫遮不住的酷热让人身上闷起汗渍,常绿的樟树也落下叶片,好巧不巧地掉在苏瑾棠袖上,苏瑾棠将叶片拂下,眼睁睁看它终是“零落成泥碾作尘”的结局。
  心下却是涌起不吐不快的愤慨。
  “生不逢时,命途多舛,若早出生二十年,追随先皇,青史留名也未可知。”
  裴婉清握住了苏瑾棠的手压低了声音道:“我得劝你一句,这些话与我说无碍,在外却是不能说,当今陛下虽尊先皇,也善待长公主殿下,但毕竟以萧氏正统身份登基,过几年抹了先皇政绩也不是没可能,被有心人将你的话添油加醋一番,恐惹杀身之祸。”
  “我爹虽古板,但他的为官之道确有可取之处,如今能走到中书侍郎的位置,我看得明白,在官场上,谨慎些总没错。”
  苏瑾棠乖乖应下,“我明白。”
  当年先皇随母姓文,先皇的姐姐萧珏,也就是当今陛下的母亲,却是随父姓萧。
  萧氏立乾朝,三代之后萧晏登基,太后文邦安垂帘听政,后文邦安废皇帝为“晏太子”,自己称帝,改国号为周。
  晏太子是从古往今唯一一位坐于皇位后又被撵下来重新做太子的,随后不到两年便病逝。
  文邦安只剩萧珏、萧珺两位女儿,遂改萧珺为文姓,改名文萧珺,立为皇太女。
  如今的长公主为文萧珺的女儿,而当今陛下为萧珏的儿子,乱世之后,世人只道是女子称帝牝鸡司晨才导致内乱,呼吁当今陛下继位,恢复乾朝萧氏正统。
  只是让人想不明白的是,当今陛下登基后,却不复“乾”,仍以“周”为国号。
  有人猜测是因为陛下要继续沿用周朝开始的科举制,所以才没改回“乾”,但到底是为何,恐怕只有陛下自己知道了。
  不过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只要不打仗,少赋税,得温饱,管你是乾还是周呢。
  在院中待得久了,苏瑾棠与裴婉清受不了炎热,两人寻了处厢房,叫人取了冰块上了凉茶,就着糕点又畅谈了许久。
  直到过了午时,长公主那边终于派人来唤裴婉清一同回府。
  “阿棠,等余大娘来永宁,我便差人来唤你,待商榷后再行下一步计划。”
  苏瑾棠起身送她,“若我也能在长公主府做事便好了,哪怕给我个九品芝麻小官呢。”
  “我记下了,若得机会,我与殿下提一提。”
  苏瑾棠将人送出府,长公主已经上了马车,裴婉清赶紧三步并两步前去,临上马车还回头与她挥手道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