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瑾棠应道:“臣并无难处。”当初萧宇承以权相压将她关在别院中,逼迫她为他做事时,可没有她此时的迟疑。
  相比于祈祷上位者对他人怜悯,不如自己成为掌权之人来得可靠。
  孰轻孰重她当然分得清。她也该学会取舍。
  “本宫知晓你比婉清清醒,昨晚要查的书册可都查完了?”
  “查完了。”
  “那就去收拾一番吧,本宫府中主簿一职,还是屈才了些。”
  苏瑾棠走出长公主的书房后,心中不由生出几分畅然,她并不是良善之人,从对王松起杀心时她就知晓,如今即将踏上部署已久的朔州,也有几分即将上阵杀敌的豪迈来。
  唯一的变数是萧宇承,他是她踏上永宁后的唯一的意料之外。
  但只要舍掉对他的那份情谊,他就是非常好的,增加胜算的筹码。
  待苏瑾棠离开,长公主的书房暗格内走出一位遮面女子,朦胧的面纱后藏着可怖的烧伤痕迹。
  若有前朝的老臣在此应当能凭她的一双眼就认出来,此人正是前朝的左相简筝,仁宗的左膀右臂,旁人都知她死于东厥。
  简筝于一旁落座,复又捻起了棋子,思索片刻后落子,随即对长公主做出“请”的手势。
  长公主施施然落座,视线回到棋局。
  待她落子后,简筝问道:“殿下就派这一小女娃去?”
  长公主轻笑道:“她是我弟弟举荐上来的人,此番一是为了看她忠心,二是……只要她去,我不信叔贤心不乱。”
  想到昨晚深夜翻墙来访的人,长公主露出幸灾乐祸的神色,“谁知萧家也出了个痴情种。”
  简筝捏着棋子紧锁眉头,“萧将军那边,我还是觉得该多部署一些。”
  简筝还是喜欢称呼萧以心为萧将军。
  长公主却不担忧,“夫子,你该信萧将军的为人,当初是她救了你我,如今我还清晰记得在东厥救我们出来时,她唤我‘太子殿下’。”
  若无内乱,萧以心是仁宗为她挑选的镇国大将军,那封密函由仁宗传给萧珏,萧珏肯定是传给萧以心了。
  当时立她为太子还有不少阻力,仁宗就怕边关不定,所以为她铺好了路,可谁知内乱由永宁城内后族袁氏主导,打了仁宗一个措手不及。
  她那个改文姓为萧姓,大喊恢复萧族皇室正统的好哥哥更是将她以和亲之名送去了东厥。
  后来平定内乱的功劳被萧为民一人给占了,萧为民继位的呼声达到了最高,萧以心与她都心知那时再发难不仅胜算不大,更是生灵涂炭,只得将仁宗的立储诏书压下,拥萧为民上位。
  此事估计只有萧以心和她知道,不,萧为民应当也是知道的。
  否则安定五年后,他为何终于坐不住要派萧宇承前去朔州分萧以心的兵权?
  “秦王确实是当今陛下的一把好刀。”
  长公主眼中漫上笑意,“可如今这把刀心中有了人,他还会义无反顾吗?”
  “所以殿下派苏姑娘前去,用意只是去拖住秦王?”
  “说不定她还会给本宫其他意想不到的惊喜。”
  第44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