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让林芷说,当今圣上简直杀红了眼。
  整个官场噤若寒蝉,谁都不敢在这个时候再出岔子。连远离京城的西北之地,偶然提起这件事儿,都要静一静,原本个个眼睛往上瞧的官老爷,现下都是一副鹌鹑样。
  也不怪劝农官提起明年植棉之事是那副模样,先有刽子手砍刀卷刃,菜市口血流成河的传闻;后有顾郡守得了密折,下了死令:棉厂子、布坊和棉甲圣上不做选择,都要。
  所以,整个儿大西北,都要种棉,还要种得‘丰且广’。翻译过来就是,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棉产量两手都要,两手都抓。至于人手不够?不存在的,这不就又给送来了?
  顾郡守得了信儿,根据各县情况,详细规定了各处来年的产棉量。林芷不用瞧别处,只看宣威县今年算是产棉最佳点了,可顾郡守给规定的业绩,比之今年提了将近40%,其余各处可想而知,只会更难。
  劝农官那小老头原本就一脸皱巴巴的苦样,叫顾郡守这一手逼得更苦了,像根满经风霜的老苦瓜。
  也不怪一开始林芷提及棉豆间作一事时,劝农官第一反应就是一个劲儿地摆手拒绝。
  好在签到系统该它出力气的时候不含糊,给了详细的棉豆间作之法。如此,才了却了心头一桩大事儿,林芷才又喝了一口热茶笑眯眯夸奖:“绿禾这烹茶的手艺是愈发好了。”
  明明是喝惯了的茶水,娘子也觉着好。哪里是她手艺好,是娘子心头畅快才是。绿禾笑着凑趣儿:“娘子,常顺掌柜寻到的那个会制棉被的匠人,今儿在杨娘子家给她家制棉被呢。娘子可要去瞧瞧?”
  “是今日嘛?杨娘子动作倒是快。走吧,趁着小崽子还没醒,咱们也去凑凑热闹。”
  杨娘子家的小院儿很是热闹,围观的人不少,那匠人所用的工具也多,满满当当铺开来,占据了大半个小院儿。林芷还没瞧见过古时是如何制作棉被的,此时也伸长了脖子望。
  那弹匠该是来了有一会儿了,宣威已开始转凉,可他仅着短打,手腕上绑着粗布条,背着弹棉专用的大弓。一手持弓一手持弹花槌,不断用弹花槌敲击弓弦。雪白的棉花随着弓弦的震动上下翻飞,嗡,嘣,嗡的声音极有节奏。汗水湿透了弹匠的衣裳,弹匠手下的棉花在飞舞中变得既蓬松又均匀。
  这面弹完了,弹匠又用一面木质磨盘一寸寸将蓬松的棉花压实在。接着便是牵纱铺纱,这是林芷最感兴趣的一步,她来得晚,底下的那一面棉花封印大阵她没瞧见,这面总算是过足了眼瘾。
  捻线砣团团转,调竿子勾着纱线一左一右绕在绕纱架上,纵横交错的纱线层层交织,就这样将轻柔蓬松的棉花锁在层层纱线之下。到这儿还没完,边上的妇人早早便备好牵丝篾片锁边固棉,然后才卸下绕纱架又上磨盘压棉。
  到这一步,才将棉胎制粗制完成,可接下来用软布覆面缝边成被的步骤显然不用弹匠夫妇上手。用甚料子,是否绣些吉祥讨喜的花样子都是主家的事儿。
  弹匠夫妇已在收拾东西,围观的众人有的散去,有的心痒痒的,便围在弹匠夫妇两身边询问制棉要价几何?
  棉被是项技术活儿他们不会,可棉衣棉裤家里人都会。这棉花制成的袄子可比芦花和稻草制成的暖和多了,又轻又柔,一上身就不想脱下来。这棉被定然也是好东西,不然,胡主簿家如何会制?
  这个问一句,那个插一句,院子里又热闹起来了。
  林芷教人堵着没能上前,可她一点儿也不恼:感兴趣就好,她的棉厂和布坊不愁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