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1 / 3)
诏书措辞简洁,没有说明具体病因,也没有提及任何与西域相关的字眼,只以“沉疴复发”一笔带过。
帝都内外,一片哗然,却又在无形的压力下迅速归于一种诡异的平静。
百官们心照不宣地垂下眼帘,陛下杀的?二殿下杀的?萧羽杉杀的?还是某个忠于社稷的良臣杀的?
无人敢深究。
五皇子沈清珏,这位曾经野心勃勃、搅动风云的皇子,就这样以一种充满疑云的方式,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没人知道那夜潜入的黑影是谁,没人知道那杯残留的毒酒是自愿饮下还是被迫灌入,更没人知道皇帝那道没有墨迹的密旨上,究竟写了什么。
就在五皇子“病逝”的消息传遍帝都的同时,天督府督主左延朝接到了皇帝的第二道密旨。
这一次,他没有丝毫耽搁,密旨到手不过一刻钟,右指挥司指挥使尹万秋便带着一队如同影子般的黑甲府卫,手持密旨,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天督府衙门。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他们直奔城外而去。
半个时辰后,在帝都城外南侧一处山庄里,一个身着夜行衣、正试图销毁最后一点痕迹的身影,被尹万秋带着人“堵”了个正着。
没有激烈的反抗,那黑衣人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兜帽下露出的眼睛异常平静,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刻。
尹万秋展开密旨,声音冰冷地宣读了皇令。
黑衣人沉默地听着,没有任何辩解。
当尹万秋念完“押入天督府地牢,严加看管,无旨不得探视”时,黑衣人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主动伸出了双手。
沉重的镣铐锁住了手腕,在几名府卫无声的押解下,黑衣人步履平稳地走出了山庄,如同走向一个既定的归宿。
很快,这行沉默的身影便消失在帝都黎明前最深的黑暗里。
天督府地牢最深处,一道沉重的玄铁门在黑衣人身后缓缓关闭,发出沉闷而悠长的“哐当”声,隔绝了内外所有的光线与声音。
黑暗彻底吞没了那个身影,也吞没了关于五皇子沈清珏之死的最后一丝可能被挖掘的真相。
帝都的天空,依旧笼罩在权力更迭与秘密埋葬的阴云之下,等待着下一个破晓,或者下一场风暴。
西域的风,似乎永远不知疲倦。
它卷着戈壁的沙砾,日复一日地抽打着鸿滇新城那尚未完全干透的土坯城墙,发出呜呜的如同呜咽般的声响。
城头新插的褚字军旗,在烈日与风沙的轮番摧残下,边缘已开始泛白、破损,却依旧倔强地飘扬着,如同一个固执的守望者。
任久言就站在那面军旗之下。
他几乎成了这座新城墙的一部分,每日天光尚未破晓,当守夜的士兵还在揉着惺忪睡眼换岗时,那道清瘦挺拔的身影就已经出现在了城头最高的垛口处。
他面朝着东方,那是帝都的方向,也是萧凌恒离开的方向。
目光穿透弥漫的晨雾和远处起伏的沙丘,投向那目力所不能及的、被无数关山阻隔的遥远之地。
永隆二十年五月,五个月期限已到,萧凌恒没有出现在沙漠之上。
但任久言并没有寻死,连眼泪都不曾掉过一滴。
日升月落,风沙轮转。
整整五个月。 ↑返回顶部↑
帝都内外,一片哗然,却又在无形的压力下迅速归于一种诡异的平静。
百官们心照不宣地垂下眼帘,陛下杀的?二殿下杀的?萧羽杉杀的?还是某个忠于社稷的良臣杀的?
无人敢深究。
五皇子沈清珏,这位曾经野心勃勃、搅动风云的皇子,就这样以一种充满疑云的方式,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没人知道那夜潜入的黑影是谁,没人知道那杯残留的毒酒是自愿饮下还是被迫灌入,更没人知道皇帝那道没有墨迹的密旨上,究竟写了什么。
就在五皇子“病逝”的消息传遍帝都的同时,天督府督主左延朝接到了皇帝的第二道密旨。
这一次,他没有丝毫耽搁,密旨到手不过一刻钟,右指挥司指挥使尹万秋便带着一队如同影子般的黑甲府卫,手持密旨,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天督府衙门。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他们直奔城外而去。
半个时辰后,在帝都城外南侧一处山庄里,一个身着夜行衣、正试图销毁最后一点痕迹的身影,被尹万秋带着人“堵”了个正着。
没有激烈的反抗,那黑衣人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兜帽下露出的眼睛异常平静,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刻。
尹万秋展开密旨,声音冰冷地宣读了皇令。
黑衣人沉默地听着,没有任何辩解。
当尹万秋念完“押入天督府地牢,严加看管,无旨不得探视”时,黑衣人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主动伸出了双手。
沉重的镣铐锁住了手腕,在几名府卫无声的押解下,黑衣人步履平稳地走出了山庄,如同走向一个既定的归宿。
很快,这行沉默的身影便消失在帝都黎明前最深的黑暗里。
天督府地牢最深处,一道沉重的玄铁门在黑衣人身后缓缓关闭,发出沉闷而悠长的“哐当”声,隔绝了内外所有的光线与声音。
黑暗彻底吞没了那个身影,也吞没了关于五皇子沈清珏之死的最后一丝可能被挖掘的真相。
帝都的天空,依旧笼罩在权力更迭与秘密埋葬的阴云之下,等待着下一个破晓,或者下一场风暴。
西域的风,似乎永远不知疲倦。
它卷着戈壁的沙砾,日复一日地抽打着鸿滇新城那尚未完全干透的土坯城墙,发出呜呜的如同呜咽般的声响。
城头新插的褚字军旗,在烈日与风沙的轮番摧残下,边缘已开始泛白、破损,却依旧倔强地飘扬着,如同一个固执的守望者。
任久言就站在那面军旗之下。
他几乎成了这座新城墙的一部分,每日天光尚未破晓,当守夜的士兵还在揉着惺忪睡眼换岗时,那道清瘦挺拔的身影就已经出现在了城头最高的垛口处。
他面朝着东方,那是帝都的方向,也是萧凌恒离开的方向。
目光穿透弥漫的晨雾和远处起伏的沙丘,投向那目力所不能及的、被无数关山阻隔的遥远之地。
永隆二十年五月,五个月期限已到,萧凌恒没有出现在沙漠之上。
但任久言并没有寻死,连眼泪都不曾掉过一滴。
日升月落,风沙轮转。
整整五个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