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没防你啊, ”兰皎挠头, “适才与那火凤凰对战, 我的灵力只够化出一只雪虎, 后面那神龙的确不是我的功力所能驾驭。”
  “那神龙从何而来?”
  兰皎抚胸, 掌心下的玉鱼还有暖暖的温度。陆兄,抱歉,接下来的话是不得已的谎言。
  “我有太贰门的镇派之宝——玉琉璃。师父说玉琉璃是我派师祖九夷真人传下的,上面凝聚着九夷真人的灵炁,若持有者遇到危险,便能逢凶化吉。”
  陆离不是小家子气的人,兰皎解释一下,他当即便释怀了:“还真是神仙庇佑。”
  “你觉得我师祖是神仙?”兰皎脸上浮现出笑意。
  世人要么畏惧虞渊,要么恶感虞渊,除了自己和师叔公在公开场合替虞渊说过话,再无人声援他。不过世人被幻象蒙蔽双眼,虞渊又心灰意冷携棺自闭,应了那句“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老话,不能全怪世人站队沸语。
  陆离能认同虞渊这对兰皎来说是意外的惊喜,因为刚认识陆离时,他对仙修的不作为很反感。或许他的改观是师叔公潜移默化。
  陆离说:“九夷真人有功于世,虽铸成大错,但不能因此埋没他的功绩。人非圣贤,便是圣贤也难保证一生清白。”
  “从传说可以推测九夷真人出世至今该有上千载了,岁月悠悠,一个凡人在修行路上要保持清透心境不被外物所惑,没有超凡的定力和磐石般的信念万万做不到。便是这点,我愿称其为神仙。”
  “九夷真人为何入魔不得而知,但细细思量便可知他情非得已。已是半仙之体,即将脱离凡尘,紧要关头堕落入魔,我作为听众都为他扼腕叹息,这或许是他成仙路上必经的大劫。”
  说到此处,陆离悠长一叹:“况且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中,天帝诸神皆有私欲,世人又如何能站在道德高地去苛求一个凡间修行者六根无尘,永远做济世明光。”
  兰皎和陆离接触得少,从未听他评述过别人。他谦称自己学识少,不懂弯弯绕绕,其实也有一颗玲珑心。
  兰皎忍住去搭陆离肩膀的手,向他靠拢了些,问道:“陆兄,师叔公是不是经常向你提起我师祖?”
  “没有。”陆离摇头道,“我知他与九夷真人有血缘,向他问起他才会说,而且一言带过从不多言。我想他可能是为了避嫌。”
  兰皎纳闷:“有什么嫌可避?他在茶马镇当众承认与我师祖同宗,而且这件事天下无人不知吧?。”
  “那是他急了,顾不得许多。”身边皇城司和六扇门的人来来往往,搬石修补密室,陆离说,“我们先回王府,边走边说。”
  兰皎和陆离一人骑着一匹骏马,慢步朝皇城走去。
  途中,兰皎了解到皇室和修仙界复杂微妙的关系。
  当年虞渊创立太乙门时,大虞王朝的领土并不大,东南皆有邻国,北面靠海,西面倚山,在位的皇帝膝下无子,便将皇位传给了虞汐的父亲。
  大虞王朝的皇室成员基因优秀都是天寿,虞汐的父亲登基时已六十高龄,在位六十年,一百二十岁才驾崩。
  皇帝垂老但十分尚武,年轻时经常带军与邻国干仗,一生戎马,心怀兼并邻国统一天下的壮志。后如愿,但战争残酷,一寸山河一寸血,赢得天下却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百废待兴。
  在西面险峻山隘中修魔的龙傲天喜闻乐见,死得人越多,他获得的煞气就越多。百姓重建家园,龙傲天为收集死尸淬炼亡灵,四处扰民。各种官府无法查办的离奇案宗的奏本像雪片一样沉积在皇帝的御案上。
  皇帝能如何?皇帝也绝望!神鬼之事非常人所能及,人间至尊也无能为力。泊来的佛家不管降魔之事,说专业不对口,爱莫能助,还非常好心地向皇帝隆重推荐新成立的修仙派——太乙门。
  皇帝岂会不知自家天下多了一个仙门。虞渊出世那日,天降祥瑞,连日阴沉幽暗的天空出现绚丽霞光,燕云山祥云汇聚,仙鹤引路,百鸟朝圣,阵仗之大空前绝后。
  百姓报官,官员又上报,不过半日千里之外的皇城已知晓这一盛况。
  皇帝是虞渊同父异母的亲兄弟,虞渊入山时他还没出生,虽从未见过这位皇兄,但虞渊进山修仙的事他从小听到大。
  要说皇族薄情确实不假,深山老林危机四伏,成年人尚且不敢独自进入,更别说垂髫小童,虞渊的渣皇爹将他丢在山林里,不派卫队守护,任其自生自灭。而一众皇子公主也当没这个兄弟,无一人担心其安危。
  弹丸之国无风无浪时对虞渊弃若敝屣,腥风血雨引来妖魔作祟时又要请虞渊帮忙,皇帝犹豫再三,不知该不该做这种厚颜无耻的行为。
  但妖魔乱世,百姓不堪其扰,大臣频繁上疏请皇帝做出抉择。皇帝终是腆着老脸,亲自上燕云山恭请自己的皇兄出山镇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