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现在,萧伯瑀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辞官?!赵从煊惊愕,眼中满是不可置信,他下意识以为萧伯瑀要离他而去,脸上的笑意骤然消失,我不许!
  说罢,他又觉得自己的语气太重,不由地放缓了许多,为什么要辞官,是我......哪里做得不好?
  萧伯瑀看着赵从煊骤然紧绷的神色,他上前一步,将人拥入怀中,温声道:陛下做得很好,比我想象中更好。
  那你为何要辞官?赵从煊不安道。
  我想办一间书院。萧伯瑀轻声道:历年来,寒门学子苦于无人指点,往往空有才华却不得其法;而世家子弟虽有良师,却多囿于门户之见。
  他要开一家书院,不论出身,为大晟培养人才。
  听到他的解释,赵从煊这才稍稍安心,但仍紧紧抓住萧伯瑀的衣袖,低声道:可你若辞官,我们......
  书院就设在长安城外,我每日都能回来。萧伯瑀温声哄道。
  赵从煊久久没有说话,若这是萧伯瑀所愿,他自然不会阻拦。可他们才和好没多久,他更想萧伯瑀天天在宫里陪他,哪怕他什么都不做,只是静静地陪在他身边......
  萧伯瑀轻抚着他的发丝,他缓缓抬起手,轻轻扯了扯赵从煊下耷的嘴角,轻声笑道:怎么,陛下是怕我这一走,就再也不回来了?
  赵从煊别过脸去,闷声道:......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萧伯瑀的手滑落到他下颌,轻轻将他的脸转回来,那陛下在担心什么?
  赵从煊抿了抿唇,半晌才低声道:......我只是......习惯了每日下朝后,抬眼就能看见你。
  萧伯瑀将人拉近,二人额头相抵,他的声音温柔得近乎蛊惑:无论何时,只要陛下想见我,我都在。
  赵从煊一怔。
  萧伯瑀的指尖已轻轻抚上他的脸颊,灯火映照下,萧伯瑀的眸色深邃而柔和,仿佛回到了多年前,他眼中的眸光从未变过,是那令人心颤的温柔。
  他微微低头,气息温热,缓缓贴近。
  唇齿相触,赵从煊搂上他的肩膀,缓缓闭上了眼睛,气息交融间,酥麻感从脊背窜上来,耳畔却只余彼此交融的呼吸声。
  良久,二人缓缓退开,赵从煊将脸埋进他颈窝,又故意扭过头去,闷声道:那萧先生可要好好教书,莫要误人子弟。
  萧伯瑀笑着应下,二人相视一笑,十指相扣。
  漫天烟花盛于长安城的夜空,赵从煊忽然想起什么,侧首问道:书院名字想好了吗?
  萧伯瑀沉吟片刻,就叫......见山书院如何?
  见山?
  嗯。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只愿天下学子明心净性,不忘初心。
  第91章 双鹤凌云
  永昌十二年。
  朝堂局势渐渐定了下来, 宰相萧伯瑀辞官,宰相府改为尚书台。相权三分,王横任尚书令, 另着贤明之才任中书令和门下侍中,中书拟诏, 门下审议,尚书执行, 三者协作制衡。
  其中, 尚书令仍保留着从前宰相的权力, 统领九卿,只不过受中书与门下制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