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1 / 3)
这一年,李盛随扶苏前往蜀地。
蜀地的交通也是从前两年开始,才慢慢变得好起来,穿越山谷的五尺小路上,李盛走在前面,看着不远处葱葱郁郁的山林。
倒不是不走大路,但是他们要想夜里到达驿站,也只能从山里穿过去了,好在有大老虎开路的话,一应野兽都纷纷退避。
扶苏很有兴致的下了马车,他还是第一次直接从山林中穿过去呢,走惯了大道通途,走这等小路倒是别有一番意趣。
扶苏这些年出来得多,见了路边的野花野草也懂不少,直到有不少草药都是好东西,还把队伍中随行的大夫叫过来问来问去。
“殿下可知,这等深山野处的药,药效才是最佳的,这几年蜀地出来的药也有不少贡入宫中呢。”
扶苏直起身子,目光看向远处的一重重山:“蜀地风物珍品,何止药材一种,只是从前中原乱世,又道路闭塞难行罢了,可见要想行商走货,还是要风平气正的治世才行。”
李盛在前面听着,转了转耳朵,对于扶苏的这些年的进步成熟非常满意,果然不止要读万卷书也要走万里路。
抬头望了望,后腿一蹬地,三两下蹿上一边的小山坡,一爪子把上面一截子结满了果子的树枝打下来,这种果子颜色很像后世的柿子,形状像是个小灯笼,虽然果皮比较厚,果核也不小,但是果肉却很是清甜香软。
成熟的果子落到地上,也摔坏了好几个,很快就被蚂蚁飞虫围了起来。
扶苏过来把果子捡起来还亲自剥了皮,用干净的手帕托在手里问虎虎吃不吃,李盛过去闻了闻,走开了。
蜀地盐铁之利甚多,这是因为在统一六国后,嬴政便下令把中原一些擅长盐铁经营的大家族举族搬迁到了蜀地。
“始皇克定六国,辄迁其豪侠于蜀,资我丰土,家有盐铜之利,户专山林之材,居给人足,以富相尚。”
而在秦朝时期,还没有进行盐铁专营的时代,民间盐铁业是非常发达的,当然了,国家征税的税率也相当高,扶苏这次来蜀地,便有一项任务,是勘查税务。
板上钉钉的帝国太子爷亲自带领中央巡视组查税务,可以说是震慑力十足了。
但是还是有不怕死的人要钱不要命啊。
这些年锻炼下来,扶苏处理这些事已经很熟练了。
第一次在关中地区办事儿的时候,他是旁观者的角色,是尉缭子控场;但是现在,扶苏已经能端坐在正堂上,面色严肃,一字一句问起来,都是严切要害,律法也是脱口而出,李盛卧在一旁,看着扶苏非常有范儿地摆摆手,然后门口的亲卫过来把人拉下去,杖六十,徒两千里。
然后把茶碗“哐当”往桌子上一撂,扶苏眼神凌厉面容冷肃地扫过堂上的所有人:“君等既知国法秦律,自然也应当尽忠守心才是,辽东郡远边寒苦,孤私心想来,诸位大都是蜀地长成,应当也不大习惯那里的气候,诸卿以为呢?”
堂下人尽皆俯首诺诺不言。
李盛想起扶苏小时候软糯糯奶呼呼趴在他怀里睡觉的样子,还有前几年第一次出行彷徨自恐不安的样子,再看看面前已经能轻车熟路处理完公务后,又威德并重震慑众人的少年,不由得感慨真是时光飞逝啊。
怪不得上个月临出来之前,嬴政还说起扶苏最近几年已经很是干练贤能,明年去南地巡狩,可以放心让扶苏监国了,这些年来,扶苏虽无太子之名,但实际上属于太子的权位待遇都是有的。
这些年来扶苏出门游历,也正因为还没有正式册封太子,所以可以轻车简行,若是正式册封了,只怕车马仪驾可不只是眼下这点儿了,如今礼仪完备,就算是扶苏自己觉得无所谓,朝中许多推崇周礼的大臣们也是绝对不允的。
嬴政也想着,若是明年夏天扶苏监国妥当,便在明年年末,扶苏十四周岁的时候正式将他册封太子。
册封太子后,那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让儿子监国,他就可以多出来玩儿了!
不过扶苏还不知道,他还在畅想明年也跟着父皇出去玩儿,李盛同情地看了他一眼:算啦,还是不告诉他了,孩子高兴一天算一天。
蜀地之行结束后,一行人慢慢回去咸阳,半路上,时刻关注咸阳的李盛就注意到一件事:赵地郡守将向皇帝献美,其中有一美姬,可称得上仙姿玉貌歌舞诗文皆通,很是可人。
李盛顿时警惕心大起。
倒不是担心这个女子,嬴政这些年来幸过的女子还少么?
主要是他想起了胡亥。 ↑返回顶部↑
蜀地的交通也是从前两年开始,才慢慢变得好起来,穿越山谷的五尺小路上,李盛走在前面,看着不远处葱葱郁郁的山林。
倒不是不走大路,但是他们要想夜里到达驿站,也只能从山里穿过去了,好在有大老虎开路的话,一应野兽都纷纷退避。
扶苏很有兴致的下了马车,他还是第一次直接从山林中穿过去呢,走惯了大道通途,走这等小路倒是别有一番意趣。
扶苏这些年出来得多,见了路边的野花野草也懂不少,直到有不少草药都是好东西,还把队伍中随行的大夫叫过来问来问去。
“殿下可知,这等深山野处的药,药效才是最佳的,这几年蜀地出来的药也有不少贡入宫中呢。”
扶苏直起身子,目光看向远处的一重重山:“蜀地风物珍品,何止药材一种,只是从前中原乱世,又道路闭塞难行罢了,可见要想行商走货,还是要风平气正的治世才行。”
李盛在前面听着,转了转耳朵,对于扶苏的这些年的进步成熟非常满意,果然不止要读万卷书也要走万里路。
抬头望了望,后腿一蹬地,三两下蹿上一边的小山坡,一爪子把上面一截子结满了果子的树枝打下来,这种果子颜色很像后世的柿子,形状像是个小灯笼,虽然果皮比较厚,果核也不小,但是果肉却很是清甜香软。
成熟的果子落到地上,也摔坏了好几个,很快就被蚂蚁飞虫围了起来。
扶苏过来把果子捡起来还亲自剥了皮,用干净的手帕托在手里问虎虎吃不吃,李盛过去闻了闻,走开了。
蜀地盐铁之利甚多,这是因为在统一六国后,嬴政便下令把中原一些擅长盐铁经营的大家族举族搬迁到了蜀地。
“始皇克定六国,辄迁其豪侠于蜀,资我丰土,家有盐铜之利,户专山林之材,居给人足,以富相尚。”
而在秦朝时期,还没有进行盐铁专营的时代,民间盐铁业是非常发达的,当然了,国家征税的税率也相当高,扶苏这次来蜀地,便有一项任务,是勘查税务。
板上钉钉的帝国太子爷亲自带领中央巡视组查税务,可以说是震慑力十足了。
但是还是有不怕死的人要钱不要命啊。
这些年锻炼下来,扶苏处理这些事已经很熟练了。
第一次在关中地区办事儿的时候,他是旁观者的角色,是尉缭子控场;但是现在,扶苏已经能端坐在正堂上,面色严肃,一字一句问起来,都是严切要害,律法也是脱口而出,李盛卧在一旁,看着扶苏非常有范儿地摆摆手,然后门口的亲卫过来把人拉下去,杖六十,徒两千里。
然后把茶碗“哐当”往桌子上一撂,扶苏眼神凌厉面容冷肃地扫过堂上的所有人:“君等既知国法秦律,自然也应当尽忠守心才是,辽东郡远边寒苦,孤私心想来,诸位大都是蜀地长成,应当也不大习惯那里的气候,诸卿以为呢?”
堂下人尽皆俯首诺诺不言。
李盛想起扶苏小时候软糯糯奶呼呼趴在他怀里睡觉的样子,还有前几年第一次出行彷徨自恐不安的样子,再看看面前已经能轻车熟路处理完公务后,又威德并重震慑众人的少年,不由得感慨真是时光飞逝啊。
怪不得上个月临出来之前,嬴政还说起扶苏最近几年已经很是干练贤能,明年去南地巡狩,可以放心让扶苏监国了,这些年来,扶苏虽无太子之名,但实际上属于太子的权位待遇都是有的。
这些年来扶苏出门游历,也正因为还没有正式册封太子,所以可以轻车简行,若是正式册封了,只怕车马仪驾可不只是眼下这点儿了,如今礼仪完备,就算是扶苏自己觉得无所谓,朝中许多推崇周礼的大臣们也是绝对不允的。
嬴政也想着,若是明年夏天扶苏监国妥当,便在明年年末,扶苏十四周岁的时候正式将他册封太子。
册封太子后,那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让儿子监国,他就可以多出来玩儿了!
不过扶苏还不知道,他还在畅想明年也跟着父皇出去玩儿,李盛同情地看了他一眼:算啦,还是不告诉他了,孩子高兴一天算一天。
蜀地之行结束后,一行人慢慢回去咸阳,半路上,时刻关注咸阳的李盛就注意到一件事:赵地郡守将向皇帝献美,其中有一美姬,可称得上仙姿玉貌歌舞诗文皆通,很是可人。
李盛顿时警惕心大起。
倒不是担心这个女子,嬴政这些年来幸过的女子还少么?
主要是他想起了胡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