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前任的大佬小叔后[年代] 第54节(1 / 4)
接下来几天,林婉在工作之余时常在纸上写写画画,耳畔吹来的风满是各种传闻。
秦芳洗了苹果,分一半给林婉,咕叽着开口:“听说没有,我们厂的衣服被好多地摊货仿着卖,销量少了好多。”
林婉点点头,看样子,外面来势汹汹,不少人都知道了。
她低声道:“厂里想追查,结果查也查不到,都不知道是哪些个小作坊闹出来的,还不是一家两家的事。”
为这事,她特意同港城的贺敏交流了下,得知港城发展得早,对商标这块倒是重视,各项法律规章健全些,至于大陆,改开后混沌发展,暂时可没有太多这方面的维权案例。
“那怎么办啊!”秦芳拧眉不悦,“本来还指望厂子做大做强,我们跟着吃肉喝汤呢。”
心头想法逐渐成型,林婉还得再考虑考虑,没谱的事也就没和秦芳细说。
下班后,林婉等傅修怀到家,先同他提起自己的想法,豆豆已经睡着,妈妈在昏黄灯光下娓娓道来,说完掀起眼皮看向爸爸,微光映在她秋水剪瞳中,亮晶晶的。
林婉想起大学时在老师面前做汇报,大抵也是差不多的心情,有些期待又有些忐忑:“你觉得怎么样?”
傅修怀莞尔:“要是你早出生十年,哪还有其他人的事。”
林婉瞪男人一眼:“你少打趣我。”
这人指定是在报复。
“上回我简单提了一句,你就想得这么远,考虑周到,我可真不是打趣你。”傅修怀上次只提了反其道而行之卖得更贵和仿照的地摊货拉开差距的事,今天却听到林婉提及服装厂改革后定位不清晰明确,高价中价低价衣服都在卖的情况。
完全是举一反三的脑子,相当灵活。
此刻的傅修怀不像是在同妻子谈话,倒是越发来了兴趣,好似在同生意伙伴聊起江城服装市场的未来。
林婉受到鼓舞,也不再顾虑什么,一股脑往外倒:“你上回提到价格问题之前,我确实没想过这件事,后面越琢磨越有道理。就像我们江城,提到最有名气最高档的饭店是金莊大饭店,要请客吃饭,做席都想去那里办,很多时候还预订不到,这就是金莊大饭店的招牌响,味道好,以至于价格是江城最贵也有的是人愿意去。就算外面许多小饭馆想做出来差不多的东西,可大家照样只认金莊,这就是定位清晰明确,走对了路子。既然这样,我们服装厂也应该这样。”
傅修怀深邃眼眸中漾起笑意:“你们服装厂真是捡到宝了,干脆跳槽来凯华吧。”
“你少来。”林婉坚决拒绝,“你们凯华还需要来服装厂挖人?听说你们公司每年可接收很多大学生呢。”
这两年,大学包分配情况不妙,许多大学生已经开始自寻出路,就有人往凯华面试。
“那么多大学生都比不上这一个。”傅修怀话语张狂,语气却十分郑重,一语落地,令林婉心口猛地一跳。
++++
和傅修怀过了一遍,林婉心里多了几分把握,星期一上班时找上王副厂长递交报告,也添了几分自信。
王副厂长是厂里最开明最富有改革精神的领导,与其他几个或保守,或固执的领导不同,这人听得进去不同的声音。
此刻,王副厂长仔细阅读着林婉的报告,眼前一亮:“小林同志,你写的这些东西有点意思,详细说说。”
办公室里响起林婉清脆悦耳的声音,不急不缓,可言谈间的内容逐渐令王副厂长频频点头。
“你这个想法先不论是对是错,方向着实有些意思,我琢磨琢磨,再和厂长书记提一提。”
等林婉走后,王副厂长陷入沉思。
服装厂扎根江城数十年,内部盘根错节,尤其多方势力混乱,就一个领导班子来说,便有不同的领导不同的心腹,想要推进项目和改革相当有难度。
就拿港商投资来说,这件事早就在会上翻来覆去讨论了许多回,王副厂长是最主张引进外商投资的,奈何厂长一方,书记一方,连带着他们的心腹站队,多方势力制衡算计,导致引进投资的事难以推进,最后还是服装厂逐渐出现下滑趋势,这才逼得他们点头。
如今再次面临危机,王副厂长锐利的目光落在报告上,觉得可行,值得讨论。 ↑返回顶部↑
秦芳洗了苹果,分一半给林婉,咕叽着开口:“听说没有,我们厂的衣服被好多地摊货仿着卖,销量少了好多。”
林婉点点头,看样子,外面来势汹汹,不少人都知道了。
她低声道:“厂里想追查,结果查也查不到,都不知道是哪些个小作坊闹出来的,还不是一家两家的事。”
为这事,她特意同港城的贺敏交流了下,得知港城发展得早,对商标这块倒是重视,各项法律规章健全些,至于大陆,改开后混沌发展,暂时可没有太多这方面的维权案例。
“那怎么办啊!”秦芳拧眉不悦,“本来还指望厂子做大做强,我们跟着吃肉喝汤呢。”
心头想法逐渐成型,林婉还得再考虑考虑,没谱的事也就没和秦芳细说。
下班后,林婉等傅修怀到家,先同他提起自己的想法,豆豆已经睡着,妈妈在昏黄灯光下娓娓道来,说完掀起眼皮看向爸爸,微光映在她秋水剪瞳中,亮晶晶的。
林婉想起大学时在老师面前做汇报,大抵也是差不多的心情,有些期待又有些忐忑:“你觉得怎么样?”
傅修怀莞尔:“要是你早出生十年,哪还有其他人的事。”
林婉瞪男人一眼:“你少打趣我。”
这人指定是在报复。
“上回我简单提了一句,你就想得这么远,考虑周到,我可真不是打趣你。”傅修怀上次只提了反其道而行之卖得更贵和仿照的地摊货拉开差距的事,今天却听到林婉提及服装厂改革后定位不清晰明确,高价中价低价衣服都在卖的情况。
完全是举一反三的脑子,相当灵活。
此刻的傅修怀不像是在同妻子谈话,倒是越发来了兴趣,好似在同生意伙伴聊起江城服装市场的未来。
林婉受到鼓舞,也不再顾虑什么,一股脑往外倒:“你上回提到价格问题之前,我确实没想过这件事,后面越琢磨越有道理。就像我们江城,提到最有名气最高档的饭店是金莊大饭店,要请客吃饭,做席都想去那里办,很多时候还预订不到,这就是金莊大饭店的招牌响,味道好,以至于价格是江城最贵也有的是人愿意去。就算外面许多小饭馆想做出来差不多的东西,可大家照样只认金莊,这就是定位清晰明确,走对了路子。既然这样,我们服装厂也应该这样。”
傅修怀深邃眼眸中漾起笑意:“你们服装厂真是捡到宝了,干脆跳槽来凯华吧。”
“你少来。”林婉坚决拒绝,“你们凯华还需要来服装厂挖人?听说你们公司每年可接收很多大学生呢。”
这两年,大学包分配情况不妙,许多大学生已经开始自寻出路,就有人往凯华面试。
“那么多大学生都比不上这一个。”傅修怀话语张狂,语气却十分郑重,一语落地,令林婉心口猛地一跳。
++++
和傅修怀过了一遍,林婉心里多了几分把握,星期一上班时找上王副厂长递交报告,也添了几分自信。
王副厂长是厂里最开明最富有改革精神的领导,与其他几个或保守,或固执的领导不同,这人听得进去不同的声音。
此刻,王副厂长仔细阅读着林婉的报告,眼前一亮:“小林同志,你写的这些东西有点意思,详细说说。”
办公室里响起林婉清脆悦耳的声音,不急不缓,可言谈间的内容逐渐令王副厂长频频点头。
“你这个想法先不论是对是错,方向着实有些意思,我琢磨琢磨,再和厂长书记提一提。”
等林婉走后,王副厂长陷入沉思。
服装厂扎根江城数十年,内部盘根错节,尤其多方势力混乱,就一个领导班子来说,便有不同的领导不同的心腹,想要推进项目和改革相当有难度。
就拿港商投资来说,这件事早就在会上翻来覆去讨论了许多回,王副厂长是最主张引进外商投资的,奈何厂长一方,书记一方,连带着他们的心腹站队,多方势力制衡算计,导致引进投资的事难以推进,最后还是服装厂逐渐出现下滑趋势,这才逼得他们点头。
如今再次面临危机,王副厂长锐利的目光落在报告上,觉得可行,值得讨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