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办?我爹是奸臣! 第210节(2 / 4)
片刻,阿吉从对面叼回一个小包裹,平安打开一看,竟是一小包百合。
平安高兴极了,拎着百合去了灶房,拿给吴婆子煮粥用,并给阿吉加了根鸡腿。又去祖父母院里,缠着祖父讲爹娘的事。
陈老爷搁下鸟食对他说:“当年你爹娘订亲之后,你娘听说要嫁个书生,日日以泪洗面,你爹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书呆子,大半夜爬上你外祖家的墙头,说要约你娘逛灯市,问你娘敢不敢去。”
平安兴奋地问:“然后呢?”
“然后,你娘就奇怪了,不年不节的哪里有什么灯会,便翻墙跟着你爹跑了,高低得去看看。”
平安心想,符合娘亲爱看热闹的性格。
“他们到了县城里最繁华的街道,只见是灯火璀璨,人山人海,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烟花不要钱似的往天上泼。”
平安惊讶地睁大眼睛:“我爹怎么做到的?”
“这还不容易,有钱能使鬼推磨,七街五坊的商铺又愿意给陈家面子。”陈老爷道。
平安心想,原来老爹年轻时这么浮夸。
陈老爷接着道:“你爹牵着你娘的手招摇过市,吃酒看戏,吟诗作对,那一晚在酒楼里留下的诗,都被谱成了曲,在坊间风靡了十几年。”
平安张张嘴:“我怎么没听过?”
陈老爷随意哼唱几句,都是平安耳熟能详的,只是不知道背后还有这桩故事。
“他俩也算十里八乡有名的俊男美女,无数人挤上酒楼,只为一睹两人的风采。
“只是林家发现丢了闺女,报官找了半宿,你舅舅险些把你爹捶死,后来这种事时有发生,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平安想到舅舅气急败坏的样子,不禁想笑。
陈老爷将鸟笼子底下摸的暗格打开,从中抽出一张银票交给平安,让他用钱的地方不要拘谨,要是手头紧了要跟家里说。
平安一看,五百两!
祖父给家里办事又吃差价了吧?
这时夫妻俩从隔壁回来,向老两口汇报,两家一拍即合,先遣官媒通书,再遣使通六礼,订亲礼订在明年秋后,迎亲礼订在大后年的春日。
陈老爷不解,既然两个孩子情投意合,为什么要拖两三年之久?
林月白道:“沈家和白家都是从医的,说孩子年纪太小,万一有孕太过损伤身体,怎么也得拖到十八九岁再说。”
亲事定下来,夫妻俩将平安拎回自己院子里,婚姻大事自有长辈们操办,只管回房读你的书去,不许再打听那些有的没的!
……
距春闱只有最后两月,平安将薛萼赠他的科举宝典拿出来,这回他学聪明了,先找大师祖“验一验货”,免得再做无用之功。
沈廷鹤见到那本“宝典”不禁唏嘘,不亏是传道受业四十年的老状元,点出的程文有的放矢、篇篇精品,难怪崇山书院年年出进士,升学率稳居全国私学之首。
沈廷鹤笑道:“甚好甚好。平安,你得此机缘殊为不易,要听从薛公之言,用心研习这本文集。”
平安得到“官方认证”,兴高采烈地回家用功了。
春闱考试仍设在礼部贡院,二月初九开考,为期九日。
这回除了金生,博兼堂的小伙伴们都要下场——金生年纪尚小,又在秋闱中表现一般,家里打算压他三年,再精进一下学问。 ↑返回顶部↑
平安高兴极了,拎着百合去了灶房,拿给吴婆子煮粥用,并给阿吉加了根鸡腿。又去祖父母院里,缠着祖父讲爹娘的事。
陈老爷搁下鸟食对他说:“当年你爹娘订亲之后,你娘听说要嫁个书生,日日以泪洗面,你爹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书呆子,大半夜爬上你外祖家的墙头,说要约你娘逛灯市,问你娘敢不敢去。”
平安兴奋地问:“然后呢?”
“然后,你娘就奇怪了,不年不节的哪里有什么灯会,便翻墙跟着你爹跑了,高低得去看看。”
平安心想,符合娘亲爱看热闹的性格。
“他们到了县城里最繁华的街道,只见是灯火璀璨,人山人海,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烟花不要钱似的往天上泼。”
平安惊讶地睁大眼睛:“我爹怎么做到的?”
“这还不容易,有钱能使鬼推磨,七街五坊的商铺又愿意给陈家面子。”陈老爷道。
平安心想,原来老爹年轻时这么浮夸。
陈老爷接着道:“你爹牵着你娘的手招摇过市,吃酒看戏,吟诗作对,那一晚在酒楼里留下的诗,都被谱成了曲,在坊间风靡了十几年。”
平安张张嘴:“我怎么没听过?”
陈老爷随意哼唱几句,都是平安耳熟能详的,只是不知道背后还有这桩故事。
“他俩也算十里八乡有名的俊男美女,无数人挤上酒楼,只为一睹两人的风采。
“只是林家发现丢了闺女,报官找了半宿,你舅舅险些把你爹捶死,后来这种事时有发生,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平安想到舅舅气急败坏的样子,不禁想笑。
陈老爷将鸟笼子底下摸的暗格打开,从中抽出一张银票交给平安,让他用钱的地方不要拘谨,要是手头紧了要跟家里说。
平安一看,五百两!
祖父给家里办事又吃差价了吧?
这时夫妻俩从隔壁回来,向老两口汇报,两家一拍即合,先遣官媒通书,再遣使通六礼,订亲礼订在明年秋后,迎亲礼订在大后年的春日。
陈老爷不解,既然两个孩子情投意合,为什么要拖两三年之久?
林月白道:“沈家和白家都是从医的,说孩子年纪太小,万一有孕太过损伤身体,怎么也得拖到十八九岁再说。”
亲事定下来,夫妻俩将平安拎回自己院子里,婚姻大事自有长辈们操办,只管回房读你的书去,不许再打听那些有的没的!
……
距春闱只有最后两月,平安将薛萼赠他的科举宝典拿出来,这回他学聪明了,先找大师祖“验一验货”,免得再做无用之功。
沈廷鹤见到那本“宝典”不禁唏嘘,不亏是传道受业四十年的老状元,点出的程文有的放矢、篇篇精品,难怪崇山书院年年出进士,升学率稳居全国私学之首。
沈廷鹤笑道:“甚好甚好。平安,你得此机缘殊为不易,要听从薛公之言,用心研习这本文集。”
平安得到“官方认证”,兴高采烈地回家用功了。
春闱考试仍设在礼部贡院,二月初九开考,为期九日。
这回除了金生,博兼堂的小伙伴们都要下场——金生年纪尚小,又在秋闱中表现一般,家里打算压他三年,再精进一下学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