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第239节(2 / 4)
虎虎翻了个白眼。
“楚王派人来暗害昌平君?”
大老虎的尾巴不耐烦地甩了甩。
嬴政苦恼地歪头继续发散思维想来想去。
一人一虎毫无默契地从中午猜到傍晚,嬴政才知道了虎虎的意图:让昌平君熊启回去争楚王位!
真敢想啊!
都不用虎虎再嗷呜叫,嬴政立刻就明白了后续操作,那肯定是让熊启拿到楚王王位后直接向秦国投降啊,这又不用打仗,直接兵不血刃。
嬴政都没忍住,小声自言自语:“能行吗?这是不是有点太厚脸皮了?”
“嗷呜呜~!”你真菜!
李盛斜眼看铲屎官,要做大事,脸皮就得厚啊,再说了咱秦国干过不要脸的事儿也不少,当年张仪作为秦国丞相去楚国劝说楚王和齐国断交,承诺事成后割让给楚国六百里地,等楚国和齐国断交后,张仪却立刻改口道自己承诺是六里地而不是六百里,把楚怀王气个半死。
看看人家这心理素质,还得向前辈学习嘛。
嬴政想了想,觉得是自己格局太小了。
干就干了嘛!嬴政和大臣们商议过后,给楚国的暗探去了信,最好挑动一下负刍和其他大臣的矛盾,负刍的敌人越多,将来推出熊启的时候才越方便成事嘛。
像是离间君臣这等外交手段,秦国用起来那是驾轻就熟,从孝文王时期,秦国就多有这等行事,人手套路资金都是成熟流程。
而这件事进行得也很顺利,因为负刍也本就对熊犹心生不满,他觉得自己的地位并不比熊悍熊犹二人低微,但是地位却天差地别。
论长幼,楚国宗室内承认的王子中他是长子;
论母系地位,他的母亲是楚国昭氏贵女,虽说是旁支所出,可也比那李氏高贵多了,李园不过是一介小吏而已,不过是靠着巴结当年的春申君才有了后来的运道;
论才学能干,他自认也是十几年手不释卷军法政事都有涉猎,自觉并不比两个弟弟逊色。
可偏偏他父王熊元就是喜欢李氏,抬举她当了王后,愣是压在了昭美人头上,那两个弟弟也成了嫡出宗脉。
更不用说,他那两个好弟弟接连做了楚王,对他这个长兄却是一直冷待,不说给他加封爵位也就罢了,前两年秦楚边境有些摩擦,他请命要去征战立功,熊悍不但不允,还把他斥责一番,说他自不量力冒进贪功云云。
又不给他封爵,又不让他立功自己挣爵位,负刍恨得要命,这是要让自己就这么寥落尴尬地过着这破败日子!
他偏偏不肯这么认了!
他拉拢了不少昭氏的军中力量,只等着找个机会发动政变,杀了熊犹,那时熊犹无子,楚王的位置只能是他的!
转过年来的春天,在熊犹为王太后举行生辰宴席的时候,负刍带兵杀进了楚王宫。
熊犹被杀害身亡,其亲近大臣被害者二十有三,政变一起,朝政不安,正在这时,边境来报,秦军大军压境,连夜突袭,行军迅速,已经连下楚国十二座城池,逼近都城了!
“哐当!啪——!”
一架子的摆件都被新上任的楚王负刍摔了个粉碎,这无耻的秦王,打出的旗号居然是“伐不义之臣,举仁安之主”!
秦王是怎么好意思说这话的?难道他很仁义吗?整天打打这个打打那个,打得人家亡国灭种的,他才是那个不义之人!
还推举那个不知道是不是楚王血脉的熊启为楚王,他连宗室名册都没上,一个被舍弃的人,居然也有脸来争这个楚王的位置?
——熊启倒还真没这个念头,但是秦王把他传进宫里说了两句,他难不成还敢违抗命令?说句人心险恶的话,他要是不配合,嬴政把他囚禁起来,再随便找个人说是熊启,带着人出征伐楚,他也没办法啊。 ↑返回顶部↑
“楚王派人来暗害昌平君?”
大老虎的尾巴不耐烦地甩了甩。
嬴政苦恼地歪头继续发散思维想来想去。
一人一虎毫无默契地从中午猜到傍晚,嬴政才知道了虎虎的意图:让昌平君熊启回去争楚王位!
真敢想啊!
都不用虎虎再嗷呜叫,嬴政立刻就明白了后续操作,那肯定是让熊启拿到楚王王位后直接向秦国投降啊,这又不用打仗,直接兵不血刃。
嬴政都没忍住,小声自言自语:“能行吗?这是不是有点太厚脸皮了?”
“嗷呜呜~!”你真菜!
李盛斜眼看铲屎官,要做大事,脸皮就得厚啊,再说了咱秦国干过不要脸的事儿也不少,当年张仪作为秦国丞相去楚国劝说楚王和齐国断交,承诺事成后割让给楚国六百里地,等楚国和齐国断交后,张仪却立刻改口道自己承诺是六里地而不是六百里,把楚怀王气个半死。
看看人家这心理素质,还得向前辈学习嘛。
嬴政想了想,觉得是自己格局太小了。
干就干了嘛!嬴政和大臣们商议过后,给楚国的暗探去了信,最好挑动一下负刍和其他大臣的矛盾,负刍的敌人越多,将来推出熊启的时候才越方便成事嘛。
像是离间君臣这等外交手段,秦国用起来那是驾轻就熟,从孝文王时期,秦国就多有这等行事,人手套路资金都是成熟流程。
而这件事进行得也很顺利,因为负刍也本就对熊犹心生不满,他觉得自己的地位并不比熊悍熊犹二人低微,但是地位却天差地别。
论长幼,楚国宗室内承认的王子中他是长子;
论母系地位,他的母亲是楚国昭氏贵女,虽说是旁支所出,可也比那李氏高贵多了,李园不过是一介小吏而已,不过是靠着巴结当年的春申君才有了后来的运道;
论才学能干,他自认也是十几年手不释卷军法政事都有涉猎,自觉并不比两个弟弟逊色。
可偏偏他父王熊元就是喜欢李氏,抬举她当了王后,愣是压在了昭美人头上,那两个弟弟也成了嫡出宗脉。
更不用说,他那两个好弟弟接连做了楚王,对他这个长兄却是一直冷待,不说给他加封爵位也就罢了,前两年秦楚边境有些摩擦,他请命要去征战立功,熊悍不但不允,还把他斥责一番,说他自不量力冒进贪功云云。
又不给他封爵,又不让他立功自己挣爵位,负刍恨得要命,这是要让自己就这么寥落尴尬地过着这破败日子!
他偏偏不肯这么认了!
他拉拢了不少昭氏的军中力量,只等着找个机会发动政变,杀了熊犹,那时熊犹无子,楚王的位置只能是他的!
转过年来的春天,在熊犹为王太后举行生辰宴席的时候,负刍带兵杀进了楚王宫。
熊犹被杀害身亡,其亲近大臣被害者二十有三,政变一起,朝政不安,正在这时,边境来报,秦军大军压境,连夜突袭,行军迅速,已经连下楚国十二座城池,逼近都城了!
“哐当!啪——!”
一架子的摆件都被新上任的楚王负刍摔了个粉碎,这无耻的秦王,打出的旗号居然是“伐不义之臣,举仁安之主”!
秦王是怎么好意思说这话的?难道他很仁义吗?整天打打这个打打那个,打得人家亡国灭种的,他才是那个不义之人!
还推举那个不知道是不是楚王血脉的熊启为楚王,他连宗室名册都没上,一个被舍弃的人,居然也有脸来争这个楚王的位置?
——熊启倒还真没这个念头,但是秦王把他传进宫里说了两句,他难不成还敢违抗命令?说句人心险恶的话,他要是不配合,嬴政把他囚禁起来,再随便找个人说是熊启,带着人出征伐楚,他也没办法啊。 ↑返回顶部↑